怀上孩子,保住李显的性命,不让金铁林碰身子。
要想达到这三点,卫宓必须要带上李显一起,所以她绝不会妥协。
不管李显能不能赢得文魁,卫宓都得把他带上。
“殿下,你是不是糊涂,书房才多大,他肯定听见了,只是不敢承认罢了。”卫宓说道。
“这小子胆敢骗我。”武烈又怒。
“下人保命是本能,有什么好生气的呢,此去百济,事关重大,若是碰到什么问题和意外,或许李显还能帮上忙,再说你想他成为心腹,就得拉到一条船上。”卫宓说道。
以武烈的智商,自然看不出来太子妃有什么异样,反而觉得很有道理。
“没错,只有拉上船,他才不敢轻易背叛我。”武烈说道。
“殿下英明,臣妾也是这么想的。”卫宓连忙说道。
“那就带上他吧。”
……
骊山行宫。
浩浩荡荡的冬猎队伍打道回府。
冬儿拴好马,追上李显,小声说道:“知道吗,你被选中去百济了。”
“太子同意了?”李显问。
“太子妃说服他的。”
李显还以为赢得文魁后,卫宓才会给他这个机会。
没想到这么快就决定了,莫非是决定要他的孩子了?
李显不由得内心大喜。
朝中重臣也悉数到来,准备参与冬猎晚宴。
不同以往,今年特地设置了文武考,关系着大武下一位帝王的人选。
以前武将也是要参加冬猎的,但今年却只有皇子,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但谁都没想到,胜者居然是太子武烈。
“听说今年太子能赢得比赛,全靠府中小太监发明了一种特别牛的弓箭,两箭便将虎王山的虎王射杀。”
“什么样的弓箭能有如此威力?”
“不知道啊,据说圣上都没见过,爱不释手。”
“区区一个个小太监有这种能耐?”
“是啊,据说叫李显还是什么的,圣上说他若赢了今晚的文考,就封他为太子少傅。”
“不可能吧,让太监当少傅,我实在不服啊。”
今晚来的人,以文官为多,基本都肩负着辅导皇子的重任。
只有太子的老师才能叫少傅,未来升太傅。
其他皇子的老师只能叫少保,官职也要低一个级别。
倒不是这些人不想教太子,而是他动不动砍老师脑袋,谁敢啊。
大武朝国师章召谋在边上听着不是滋味。
他不仅是二皇子的老师,还是武帝的老师,官居从一品,八大学士之一。
冬猎之前就向皇后和武弼夸下海口,太子无能,此战必胜,而且是大胜。
不出半年,二皇子就能成为新的太子,此乃天命所向。
现在武考已输,若文考再输,他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诸位言重了,太监怎能当帝王之师,不过是擅长溜须拍马罢了,并无真本事,看本国师今晚将他吊打。”章召谋笑道。
官员们一听,连忙围过来拍马屁道:“有国师在,岂有李显嚣张之理,我们今晚就看好戏吧。”
章召谋看着不说话的陈元,说道:“镇北大将军,你在太子府见过李显吧,这小子到底如何?”
“平平无奇,并无印象。”陈元说道。
本来他都打算投靠二皇子了,现在太子莫名其妙夺得武魁,搞得陈元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第二十九章 29
傍晚的骊山行宫,到处散发着烤肉香。
文武百官率先到了元狩殿找座位,通常是按照官职大小,或朝中地位排序的。
冬猎晚宴本是大武皇室的私宴,并非国宴,能得到邀请的职位都是正三品以上,还得是重臣才行。
这次因为文考,所以文官的席位升一阶,武官的席位则降一阶。
武帝的意思很明白,抑武扬文,他现在要的是懂治理国家的人才。
大武国库空虚已久,没本钱天天打仗了。
章召谋进门就看到写着李显名字的木牌,摆在三品席位中间。
他将小太监召过来,问道:“这是哪个李显?”
“报告国师,这是太子府的李显。”
“那个小太监有资格坐在这里吗?”章国师阴阳怪气地问。
“位置是徐公公亲手排的,他老人家的意思就是皇上的意思。”
“哼,一个太监,居然跟文武大臣平齐平坐,像什么样子。”
而镇北大将军陈元官居正二品,降一阶正好跟李显同桌。
陈元看着李显的名字,怎么看怎么不爽,怎么看都觉得掉价。
他可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啊,竟与小太监肩并肩。
前几日在太子府,李显还为他斟茶倒酒呢。
这小子爬得也太快了吧。
陈元很想看看,李显何德何能,居然能坐在这个位置。
就在此时,门口太监喊道:“长公主携河西王驾到。”
大臣们连忙站起来打招呼。
“拜见长公主,拜见河西王。”
武阳挽着夫君进来,一眼也看到李显的排位,笑道:“陈将军,你这位置不错啊,这个李显现在可是太子身边的红人,你坐在他边上,也能跟着沾沾喜气。”
这阴阳怪气的,让陈元十分不悦。
“长公主说笑了,末将不敢当。”
章国师也哈哈大笑走过来,说道:“陈将军战功赫赫,让你坐在太监身边,着实委屈你了。”
陈元尴尬得脸都绿了。
长公主武阳却说道:“章国师,今晚文考,您若被李显打败,那受委屈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哈哈,难道长公主觉得我连一个太监都不如吗?”章国师狂妄地笑道。
“这可说不好,武无第二,文无第一,武考李显都能赢,文考还不是看父皇喜好。”
“放心,我比长公主更了解圣上。”
武阳冷冷一笑,不再回话。
章国师这个李显的手下败将,没有去过营地,根本不知道武帝对李显的才华有多赏识。
每进来一个官员,陈元就被要嘲笑一番。
堂堂镇北大将军,实在顶不住了,朝分管座位的小太监吼道:“我要换位子。”
小太监也没有换位的资格,便说道:“陈将军,要么您自己找人调换,要么我去请示徐总管。”
“谁会愿意坐在这,快去请示。”陈元怒道。
“马上要开席了,时间也来不及啊。”
“我不管,不换位子,我直接走人。”
陈元说着便要走,武灵刚好进来,说道:“陈将军,我跟你换位子。”
陈元当时就懵逼了。
武灵可是郡主啊,武帝的亲侄女,怎么会愿意跟李显坐一起。
“郡主,万万不可,您坐在这更不合适了。”
第三十章 30
武灵是正四品,本没资格参加冬猎晚宴,但谁让她是皇室宗亲呢,又深得武帝喜爱。
她的位置非常靠前,在从一品席位,今儿能来的皇室子弟,没有低于一品的。
陈元当然不敢跑那去坐着,边上又是太子又是二皇子,更加尴尬。
但武灵向来干脆豪爽,拿起木牌走过来,说道:“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今晚就是喝酒闲聊,我不在乎这个。”
陈元还是犹豫不决。
武灵看着小太监,问道:“没有规定不能换位子吧。”
“冬猎家宴,按照惯例,可以换位,只要双方同意。”小太监说道。
自个儿提的要求,陈元只能硬着头皮,跑到从一品的席位坐下。
前面是长公主武阳和夫君河西王,后面是国师章召谋。
当李显进入元狩殿时,文武百官纷纷看向了他。
今日李显竟然没有穿太监服,而是穿的非正式场合的四品细麻礼袍。
通常上朝时才穿正式官袍,其他时间都是穿这种细麻礼袍。
他也没客气,在众目睽睽惊诧之下,大摇大摆走到武灵身边坐下。
“李显,你火了,所有人都在看你。”武灵小声说道。
“看就看吧,能把我怎么的。”
章国师的本职工作便是制定朝廷礼法,祭祀等等工作,见李显穿着四品礼袍,便怒气冲冲地走过来。
“脱了你的四品礼袍,你还不是太子少傅,没有资格穿这身衣服。”
李显一脸茫然地问:“你特么是谁啊,我穿什么衣服你也要管啊。”
“放肆!我乃大武朝国师,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还真就归我管。”
“大逆不道?”李显笑道。
“没错,立即马上脱了,区区小太监,也想当座上宾。”
李显提高音量,故意问道:“你确定我这是大逆不道吗?”
章国师暂定截铁地回道:“没错!还是太监服比较适合你,李公公,要搞清楚自己的地位。”
大臣们哈哈大笑,纷纷指责李显不合时宜。
“国师不会有错的,所有官服官阶都是他老人家制定的。”
“等你当上太子少傅再穿吧,否则待会儿皇上来了,你狗命难保啊。”
章召谋就是要杀杀李显的锐气,先来个下马威。
“李显,本国师捏死你,就想捏死一只蚂蚁,你也配跟我争夺文魁。”
李显哈哈大笑道:“诸位听好了,章国师也打起精神听着,本官这四品礼袍,乃是圣上御赐,专门用来参加冬猎晚宴的。”
此言一出,吓得章国师脸都绿了。
圣上不至于吧,李显值得吗?
其他人更是吓尿了,连忙坐下来闭嘴,就当什么事没发生一样。
李显看着章国师,大声问道:“刚才是谁说穿这身衣服大逆不道的?连皇上都敢骂,我要告状。”
“咳咳,咳咳”章国师脸色铁青,假装咳嗽了十几秒钟,才说道:“既然是皇上御赐,那就不算有违礼法。”
然后灰头土脸的回到自己座位。
陈元嘿嘿笑道:“章国师,你怎么被区区一个小太监吓得满头大汗啊。”
武阳也说道:“我看今儿二哥悬咯,文考还没开始呢就吃瘪。”
“你们看着吧,李显必败!”
章国师嘴里恶狠狠地蹦出这句话。
第三十一章 031
酉时,开席。
“皇上驾到,百官跪拜!”徐福喊道。
文武百官及皇子皇女们,齐齐跪下。
“皇上万岁,皇后千岁。”
武帝身穿龙袍,头戴金冠,带着皇后和秦昭仪隆重登场。
徐福将装着虎头兵符的黄锦盒子,放在武帝面前的餐桌上。
今晚的获胜者将会获得此兵符,钦封镇北大元帅,随徐元一起回百济北境刷战功。
原先百分之八十的大臣都觉得,获得封赐的必定是二皇子武弼。
武帝之前就与重臣沟通过此事,坊间谣言并非空穴来风。
但太子突然夺得武魁,打破了这个预期,今晚的文考也显得格外扑朔迷 离。
“众爱卿平身吧。”
“谢主隆恩!”
徐福朝着大门口喊道:“冬猎晚宴开席,首道佳肴虎王宴。”
1500斤的虎王,去皮去内脏,还剩1200多斤用来烧烤,每人分得8斤肉,每桌六十斤。
仅这一道菜,就足以把大家喂饱。
每桌都有两个炭火炉,一个用来保温烤肉,一个用来温酒。
最好的一块肋骨,分给了武帝,他拿起小刀,切了块肉塞进嘴里,大声说道:“国师,此肉味道如何?”
章召谋皱了皱眉,回道:“微臣老了,有点嚼不动。”
武帝笑了笑,他当然知道老东西输了武考,心里不爽。
“今晚除了虎王肉,没有别的菜,看来你要饿肚子了。”
“那就请皇上赶紧出题吧,免得我待会儿饿得老眼昏花,没了诗兴。”
“急什么,喝两斤酒,欣赏下秦昭仪新编的歌舞,自然诗兴就来了。”
秦昭仪也笑道:“是啊,国师,或许您能从我这曲词中找到一丝灵感呢。”
“谢昭仪好意,歌赋和经世诗词,还是有区别的。”章国师回道。
秦昭仪知道他看不起歌赋,觉得是靡靡之音。
说实话,自从她得到李显写的词,便觉得大武朝的文官全是垃圾,包括这个章国师。
皇后也阴阳怪气地说:“国师说得对,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犯不着向你学习取悦人的本事。”
武帝见爱妃被怼,甚是不悦,催促道:“爱妃,快去为大家助助兴,朕早就期待已久了,冬猎乃是年宴,不要扫了大家的兴。”
“臣妾遵旨。”
正在群臣猜测未来储君人选时,徐福喊道:“有请秦昭仪为大家歌舞助兴。”
秦昭仪穿着一袭露肩粉裙,罗扇遮面,带着八名宫女婀娜登场。
李显赫然发现,冬儿居然也在其列,难怪这丫头回行宫后就不见踪影,原来是被秦昭仪拉去当舞姬了。
宫廷乐师奏响曲子。
秦昭仪舞步凄婉柔美,依然罗扇遮面,只让大家听她的天籁之音。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第一遍唱完,现场就轰动了。
尤其是文官们,被这首词赋惊艳到了,掌声连绵不绝,喝彩连连。
“好词!”当朝宰相喊道。
“真乃大武第一词!”
七大学士直呼服气。
就连端着架子的章国师,都摸着胡须说道:“确实精妙。”
坐在一品席位的卫宓,也大感意外,甚至有点受宠若惊。
这首词可是李显看着她背影想出来的啊。
等秦昭仪表演结束,武帝的双手都要拍麻了,他笑道:“爱妃,你快告诉他们,如此精妙绝伦的词赋,出自何人之手。”
第三十二章 032
文武百官们也翘首以盼,都想知道谁能写出这种才华横溢的词赋。
大武朝粗鄙武夫居多,很少有人能写出如此雅致的诗词。
张皇后则阴阳怪气地说:“我还以为是秦昭仪写的,原来是别人作的词啊。”
自从上次秦昭仪没有帮她说话,张皇后便耿耿于怀。
但现在秦昭仪乃是武帝宠妃,她也不敢怎么的。
秦昭仪则朝武帝屈膝道:“皇上,歌舞词赋乃是靡靡之音,登不了大雅之堂,不提也罢。”
“宁素啊,此言差矣,才思敏捷者,必定博学,不管在哪方面都是优秀的。”武帝说道。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呼妃子名,犹如平常夫妻,是何等的宠幸啊。
张皇后嫉妒得眼珠子都要蹦出来了。
“既然皇上想知道,那臣妾只好如实说了,词赋出自太子代少傅李显之手。”秦昭仪说道。
现场当时就炸锅了。
太子武烈转头看着卫宓,小声问道:“宓妃,李显上次被传召,就是作的这首词?”
“是啊,殿下,所以我说你冤枉他了嘛。”
“这小子可以啊,再次炸场,至少可以给父皇留个好印象,待会儿的文考稳了。”武烈兴奋地说。
武无第二,文无第一,最后的胜负,全凭武帝定夺。
武帝大为欣慰地说:“李显呢,在哪?”
李显连忙端着酒碗站起来,说道:“微臣在这!”
“哈哈,好你个李显,武能改造弓箭,文能诗词歌赋,朕觉得你完全有资格当太子少傅,给我好好教导太子。”武帝说道。
“谢圣上谬赞!”
“不是谬赞,李显听封!”
李显内心一喜,难道太子少傅这就到手了?
他刚要出席听封,就听到二皇子蹦起来,说道:“父皇,这不公平,您金口玉言,说好的要等文考结束呢。”
“还考什么考,仅凭此词,李显便稳夺文魁,赐他一个少傅算什么。”武帝说道。
此话一出,皇后,国师,国舅几乎同时蹦起来了。
还没开考呢,这就输了?
张皇后率先跪下,说道:“臣妾不服,请皇上三思!”
张国舅也跪下来,他是张皇后的哥哥,武弼的舅舅。
“皇上,这也太儿戏了,文考关乎大武国运,怎能随意定胜负呢。”
武帝也觉得草率了些,主要是刚才太激动。
“国师,你觉得呢。”
“启奏圣上,文考必须要公平才有说服力,您这还没出题呢,难道就不给其他皇子机会了吗?”
武帝只好厚着脸皮笑道:“的确是朕爱才心切了,赏李显升两阶吧。”
徐福点点头,喊道:“太子代少傅李显,升二品晚宴席位。”
这种空头支票,李显并不在乎,坐哪不是吃肉喝酒啊,还不如挨着武灵大傻妹儿,趁着酒兴撩她几句呢。
“升两阶这么大的荣耀,你愣着干嘛,倒是快去啊。”武灵推着李显。
李显心不甘情不愿的跟着小太监走向二品大员区,再次跟陈元肩并肩。
不过斜对面便是太子妃卫宓,她喝了点小酒,正美脸通红的看着他呢。
这时候徐福大声喊道:“文考开始,由诸位皇子老师代考,以此次冬猎为题,诗词皆可,成绩与武考合并计算,最终魁首获得虎头符,封镇北大元帅。”
所有小说均由根据搜索引擎转码而来,只为让更多读者欣赏,本站不保存小说内容及数据,仅作宣传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