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有人喊道。
李显还不罢休,用更大更威严的声音喊道:“大声点,告诉在场每个人,你们愿意互相残杀吗?”
“不愿意!”
“声音不够大!还有人听不到!”李显吼道。
“不愿意!”
“不愿意!”
“不愿意!”
顿时,皇宫内外,所有听到不愿意的士卒们,也跟着拼命呐喊。
就连李显背后的羽林军士卒也受到感染,高呼“不愿意!”
现场声音震天响,热血沸腾。
武烈的耳膜都快震破了。
宰辅公孙敖被李显的蛊惑能力给惊到了,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他走到大司马霍光武边上,说道:“这李少傅鼓舞士兵的能力,也是超一流的啊。”
“是啊,我以后也得学学这方面的能力。”霍光武随口回道。
“不由得让老臣想起当年英姿勃发的皇上。”
公孙敖此言一出,霍光武不由得心头一怔。
太子就在前面呢,怎么可以拿李显跟武帝比。
武帝是君,百万大军之主。
李显只是文臣,怎能夸他蛊惑士兵的能力呢。
那把太子这个即将登基的皇帝放在哪?
霍光武瞟了一眼武烈,见他脸色突然难看起来,不由得为李显捏了一把冷汗。
卧槽,皇后这一波斗争刚平息,难道新的内 斗再次掀起吗?
作为内阁大臣,霍光武这带兵打仗的武将,颇为头痛。
朝廷斗争比战场上要险恶百倍,很多东西你还没悟出来,还没感知到危险,那锋利不见血的权力之刀,就已经架在你脖子处了,随时取你狗命。
“公孙宰辅所言,极是!”武烈冷冷回道。
现在他的皇位越来越稳,嚣张冷酷的秉性,也越发懒得隐藏了。
李显自然自己的演讲,会招来太子的嫉妒和害怕,但他还是必须要做。
命运必须永远握在自己手上。
他挥了挥手,让士兵们冷静下来,继续说道:“大武士兵,应该保家卫国,保护你们的孩子父母生活安稳,保护天子威严不受侵犯,要将尖刀刺入敌人的胸膛,而不是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
李显字字珠玑,士兵们心服口服。
都在感叹这李少傅才是大武朝的忠臣啊,有这样的内阁大员协助皇上执掌朝政,好日子还会远吗?
“今日,你们缴械投诚,迷途知返,充分说明了你们的忠肝赤胆,太子殿下绝不会为难你们,大司马将会任命新的校尉,带领你们保护京都。”
大司马听到这里,连忙上前,说道:“羽林军三部都尉方淮护驾有功,忠诚可鉴,提拔为虎贲营校尉,越骑营暂由骁骑营校尉霍汾代管,射声营暂由屯骑营代管,现在立即回各营执勤,坚守岗位。”
霍光武话音刚落,就有羽林军士卒骑马进来禀报。
“报!正北门国库粮仓被烧!”
接着又是一匹快马进来,老远就喊道:“张氏粮行总仓起火,难以扑灭。”
武烈听完当场就怒了。
“谁烧的?”
户部尚书胡安邦也吓得差点心梗,这两个粮仓占据了京都近半的粮食储存量。
李显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喊道:“屯骑营赵垒,立即带兵回去将骊山国库粮仓的所有粮食,全部搬到京都国库,用最快的速度,快点!”
第七百六十五章 765
屯骑营率先离开,其他各营也纷纷离开。
虎贲营的士卒们跑得最快,他们跑了一个时辰才到皇宫,干造反这种蠢事,结果把校尉给造没了。
正北门看守的粮仓被人烧了。
他们许多人的老小也在京都,一旦没了粮食,搞不好就会被饿死。
武灵翻身上马,说道:“太子哥哥,我带羽林军去调查。”
“顺便把张家所有产业给我抄了,看看他们还有没有秘密粮仓。”
武烈说完,看着张皇后,问道:“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若是京都因为缺粮饿死人,我第一个把你送到正午门外,跪在那祭奠老百姓。”
张皇后带着老巫婆般的笑容,丝毫没有害怕。
“你以为自己的皇位稳了是吗,本宫告诉你,好戏才刚刚开始。”
“把她给我押到永巷宫,终生不得踏出一步,不许任何人探望。”
徐福带着人,亲自将张皇后送往冷宫。
武烈走到秦宁素跟前,说道:“秦昭仪,至于你封后之事,等我登基时一并解决,现在我想住在这昭仪殿陪陪父皇,你暂时先去太子府陪陪太子妃吧。”
两人按辈分算是母子关系,必须要避嫌。
武烈这意思是武帝不死,他就不会离开,一直守到登基之日。
“这样也好。”秦宁素回道。
李显随时可以去太子府住,她巴不得天天被李显灌溉,争取这个月怀上孩子。
大司马霍光武说道:“殿下,恐怕我们得开个内阁会议,做好准备,粮仓被烧,从外地调这么大规模的粮食,非一朝一夕之事,若是虎贲军将京都城外的官道给断掉,恐怕会出乱子。”
武烈点点头,他马上就要当皇帝了,可不想倒在最后一步。
“走吧,去御书房,不仅粮食问题,还有排兵布阵的问题,也得解决,张信领导虎贲军二十年,没那么容易对付。”武烈说道
御书房。
武烈终于坐上了父皇的位置,这是他做梦都想要的。
虽然只是代行皇权,但这爽感是无法比拟的。
他坐在龙椅上,看着户部尚书胡安邦,说道:“你介绍下目前京都的粮食情况。”
胡安邦作为皇后的人,现在乖得就像个孙子。
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出错,会立即被武烈抓到把柄,狠狠的收拾。
“京都常规储粮,估计够全城百姓食用十天,这常规储备里,有一半来自张氏总仓和北城国库粮仓,所以现在的粮食估计只够五天了。”
武烈盯着他冷冷问道:“胡安邦,你能否告诉我,为何户部国库统计粮食储备,要把张家私人仓库算进去。”
“因为张家的量实在太大了,张氏总仓里的粮食,比京都国库还要多。”
“所以张记粮行,几乎垄断了京都百姓的粮食咯?”
“是的,殿下,从民间商业流通上来讲,的确是如此,整个京都城共有三千家粮行,全是张家的产业……”
“真特么的狠啊,难怪每年涨价。”
武烈看着胡安邦,说道:“既然户部如此抬举张家,让他们来帮国库备粮食,那你现在就去找他们要粮,若是做不到,你这内阁大臣也得滚蛋了。”
第七百六十六章 766
傻子都知道,张家愿意烧了价值千万两白银的总仓,而且一百个仓,全部点火烧光,目的就是不给京都留粮,想要靠大军围困来争夺天下。
那么胡安邦只能去要个寂寞。
但这件事必然是户部放水,向武帝隐瞒真相,才导致今天的恶果。
胡安邦又能说什么,只能抱拳说道:“微臣遵命!”
他准备先去耗上几日,然后等虎贲军围城的时候,带着一家老小先逃走。
看着胡安邦离去的背影,武烈说道:“大司马回去后,立即安排士兵盯住他,若是敢逃走,就给我杀了,不用请示。”
不轻易杀文官,这是武帝定的规矩。
再说胡安邦可是户部尚书,次一品大员,内阁大学士。
武烈这么轻易说杀了,还是让人心生畏惧。
“要不先抓活口吧,户部管理着整个国家的粮食银两账目,就算任命新的尚书,也得有个交接期的。”霍光武说道。
“我说杀了!”
武烈重申道,杀气腾腾,毫不讲理,甚至不考虑霍光武这话说得对不对。
“遵命!”霍光武回道。
“他的家人也一个不留,置国家和百姓于不顾,就别想着自己逃命。”
“知道了。”
武烈对于皇帝的理解就是无所不能,别谈技巧,别谈迂回,别谈谋略,不服就杀。
试问天下何人不怕死。
他总觉得父皇当了皇帝后,杀气不够强,才闹出这么多幺蛾子。
至于武帝告诉他,皇帝不是万能的,他是一个字都没有记住。
“现在诸位讨论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一个是粮食问题,一个是用兵的问题,百济和北凉的大军就算勤王,也得十日才能到,京都八营只有不到十万人,如何守得住八个城门。”武烈说道。
内阁大臣们面面相觑,谁都没有主意。
武烈有些不耐烦地说:“你们不会一点思路都没有吧,宰辅大人向来足智多谋,你先说粮食问题,接下来大司马讲用兵问题。”
他的风格让内阁大臣们十分不适应,武帝通常都是温和的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
而武烈是直接下命令施压,稍有不如意就翻脸。
公孙敖实在想不到万全之策,便说道:“李少傅文治武功,样样精通,不如先让他讲讲看,我们再酌情补充。”
大司马也说道:“臣也想听听李少傅的意思。”
武烈大眼一瞪,说道:“你们两位乃是正一品大员,文武百官之首,拿得俸禄比李显高,权力比李显大,为何事事都要问他呢?要不让他来兼任宰辅和大司马之位?”
他这话斥责的是宰辅和大司马两个大混子,实际上则是表达了对李显的顾忌。
没有哪个帝王喜欢功高盖主的臣子,尤其是武烈这种蛮横惯了的粗野武夫。
既然武烈这么说了,李显也不吱声,虽然他心中早已有了主意。
武烈越是顾忌,宰辅公孙敖就越想放大这种君臣矛盾。
他深深的知道,只要李显在内阁,他是不可能有机会扶持四皇子夺位的。
第七百六十七章 767
“老臣并未过问户部事务,所以如何用五日粮食撑到北凉和百济援军来京都,确实束手无策,请太子殿下恕罪。”公孙敖说道。
反正武烈暂时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这莽货越是忌讳李显的才智,就越会利用他这宰辅大臣,制衡李显的权力。
朝堂上这点门道,对于当了武帝三十多年谋臣的公孙敖来说,完全是轻车熟路。
没有人比他更会揣摩圣意了。
武烈看着垂头丧气的七位内阁,说道:“父皇之前告诉我,要对你们内阁大学士恭敬有加,倚重敬重,我看也不过如此。”
几个大武王朝的肱股之臣,谁也不想出风头,这时候还是给自己留点余地好,先观察下这个即将上任的新帝,到底该如何相处。
武烈也没办法,他的脑子本就不好使,如今这种困难情况,只能求助李显了。
他知道自己不开口,李显是不会主动说的。
“李少傅,既然大家对你寄予厚望,那你就说来听听,有何高见。”
既然武烈问了,李显当然要说,主意也早就想好了。
他的太子妃老婆和亲儿子还在京都,儿子还没满月,京都不能乱。
再说就算将来要与武烈翻脸,他也必须保证武烈先登上皇位。
这一点决定着他儿子将来继承权的正统性。
“微臣先讲讲粮食方面的策略,虽然剩下的国库总仓和骊山粮仓只够京都百姓五日用量,但百姓家里,必定还是有些许存粮的,穷人可能只有几升,日子好过点的,会有几斗,京都大户人家则更多。”
“那也不能把所有老百姓的米缸全部搜一遍吧,指望他们主动拿出来是不可能的。这工作量太大,咱们也没那么多时间,虎贲军攻到京都正北门,最多还有两日。”武烈说道。
“殿下说的没错,所以我们要印制粮票菜票肉票。”李显说道。
“粮票?”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没错,买粮食必须要用粮票,而粮票必须每日排队领取,排队时间为半日。这样就能暂时排除家中宽裕的老百姓,让穷人不至于饿死,饿不死就不会乱。”
“那为何不每日直接发粮呢?”公孙敖问道。
“直接发粮容易导致混乱恐慌,不容易形成秩序,发粮票的地方不卖粮,他们还是得去户部官铺买,而且发粮票有个好处,让那些家中藏粮富裕的,拿粮票去换菜票肉票,甚至可以卖钱。”
“这样粮食紧张的家庭,吃点主食垫垫肚子,存量富裕的,则可以吃上肉和菜。”
公孙敖恍然大悟,他甚至产生了深深的嫉妒。
为何李显脑袋里,如此多的经天纬地之妙计,他的脑子怎么就想不出来呢。
武烈这种粗暴的直脑子,是听不懂交易金钱之类的游戏规则的。
“听上去好像不错,那依你之见,能够维持多久呢?”
“这个臣无法预测,但京都大户人家多,他们不仅有米缸,还有小型粮仓,肯定是想吃肉的,匀一点粮食出来换肉票,或许能撑到十日到十五日。”
武烈还是不甘心,怎么每次都要听李显的话,按李显说的办,搞得李显好像是他爹一般。
“其他人还有更好的方法吗?”他问道。
第七百六十八章 768
内阁重臣们,此刻一声不吭,御书房里死寂一片。
武烈憋着一肚子邪火,不能拿公孙敖出气,他是柱国公,唯一的三公,至少目前还比皇子之位要高。
也不能朝大司马撒火,现在马上兵临城下,需要霍光武卖力抵抗。
更不能朝李显出气,他是太子少傅,争夺皇位的第一功臣,刚才又出了个粮票的好计策。
所以,武烈只能盯着御史大夫姚广庆。
“姚御史,你成天说自己负责监督文武百官,现在本王问你,胡安邦你监督了吗?”武烈问。
皇后被废,姚广庆本来就惴惴不安,提心吊胆,被这么一点名,吓得连忙说道:
“禀太子殿下,微臣负责打理内阁事务,监督百官不假,但也得有人弹劾有人举报才行,胡尚书把民间储粮纳入国库总量考量,确实有问题,但这属于户部内部事务,只要不出乱子,是没人关注此事的啊。”
“那就是说你这御史之位,本质上是个摆设咯?”武烈咄咄逼人地问。
“殿下言重了,御史之位是皇上亲设的,微臣履职近十年,帮助皇上打击了数百名贪官污吏,帮朝廷节省了数百万两白银呢。”
武烈不想扯这些废话,话锋突转,说道:“本王是在问你,对于粮食问题,你有无良策?”
傻子都听得出来,这是武烈在公报私仇,故意找茬,压根就不是询问大臣意见的态度。
“微臣觉得,李少傅的主意就很好,恐怕难有更好的了。” 姚广庆说道。
“你这废物!”武烈骂道。
这句话又再次颠覆了所有人的三观。
武帝成立内阁二十年,就算再生气,也没骂过大家废物。
天下又不是皇帝一人之力可以管理的,骂内阁重臣废物,岂不是骂整个朝廷都是废物。
公孙敖心里窃喜,这武烈将来当了皇帝,若是没了李显制约,恐怕真的要成孤家寡人了。
当文武百官,百军将士们苦不堪言时,就是谋权篡位的最好时机,反正武镐才二十多岁,还有大把的时间耗。
“殿下息怒,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把问题解决,罪行琐碎之事,等京都安全后,再追究也不迟。”公孙敖说道。
武烈问:“宰辅大人,你也赞同李显的意见?”
“老臣一百个赞同啊。”
武烈心不甘情不愿地说:“行吧,那就按照李显说的办,只是这粮票印制,时间来得及吗?”
李显说道:“来得及,微臣会制定生产流程,只要人手足够多,一日百万张。”
“行吧,这件事交给你来办,你暂代户部尚书之职,所有户部官吏,均由你调遣。”
“遵命!”
武烈叹了口气,这讨论个毛线啊,都是李显一个人说得算,还需要内阁干什么?
关键是李显的谋略总能完美解决问题,均是上上策,不用还不行。
“好吧,讨论兵力部署问题,这次由大司马先来。”武烈特意强调。
纵然霍光武一声戎马,攻城略地不在话下,但也很难用八万近卫军,去守八个城门,和二十万虎贲军对战。
关键是羽林军还要维持京都治安,到时候大军压境,老百姓肯定乱作一团,搞不好内部先乱套了。
所有小说均由根据搜索引擎转码而来,只为让更多读者欣赏,本站不保存小说内容及数据,仅作宣传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