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几人坐下,武烈特意安排陈元和李显坐一起。

他知道陈元还在犹豫不决,甚至在退缩,武将虽然作战勇猛,但并不擅长朝堂斗争。

朝堂就是文官的战场,在这方面,武官比文官要怂得多。

不过这样坐,李显刚好与卫宓面对面,也不用担心偷看会被发现。

“李少傅,快给我们陈将军讲讲,这次可有什么收获。”武烈说道。

李显看着吴子牛,说道:“吴大人,把我们收购的铜矿契约,交给殿下和太子妃过目。”

武烈接过契约仔细翻了翻,兴奋地说:“我父皇给你六万两白银预算,你只花了2.3万两就搞定了,这次他肯定会重赏你的。”

其实这2.3万两白银当中,有1万两进了李显兜里,用来改造醉月楼。

现在醉月楼已经施工一个月,快要竣工开业了。

卫宓也很为李显开心,夸赞道:“果然天下就没有李少傅办不成的事,我想皇上绝对会重用你这样的人才。”

武烈将契约递向陈元,说道:“陈将军,你好好看看,这落款可是铸币司,签字的是铸币司丞是谁。”

“铸币司?”陈元很是疑惑,武朝并没有这个衙门啊。

他接过契约一看,铸币司丞居然是李显。

卧槽,这家伙什么时候又多了一个官职,难怪把四品少傅,直接升成三品了,难道这铸币司丞的地位很高吗?

“请问李少傅,这铸币司难道就是最近朝堂之上,吵得沸沸扬扬的起因吗?”

李显点点头,说道:“没错,铸币司将来负责发行武朝铜币,统管全国所有的钱币流通,是与户部兵部平起平坐的部门。”

“啊?与户部兵部齐平?”陈元震惊。

户部、兵部、工部、礼部、廷尉府、吏部等六部门,都是武朝的一级部门,只在皇上和宰辅之下。

统管官员至少都是正二品的,还有正一品的,基本都是内阁八学士成员。

那李显岂不是也有可能进内阁?

可李显才二十来岁的年纪啊,这搞得陈元有点不信。

“陈将军,也就是说,以后大武朝的钱,都归我们太子府管了,你还有什么顾虑呢。”武烈笑道。

他最近在朝堂之上,被大臣们围攻的有点抬不起头来。

迫切的希望拉拢点自己的势力,这样哪怕在父皇面前吵架,也不至于丢人现眼。

更何况陈元管理镇北军,这是武朝的精锐部队,骑兵数量大,将来一旦要与二弟动武,可以进京勤王。

而且将来用铜钱发军饷,也需要他给将士们做工作,免得影响ʟʋ进度。

武烈一腔热血,陈元却十分淡然,兴致没想象中的那么高。

“殿下威武,我的确对这些事一窍不通,只是心中担忧,皇后恐怕不会轻易放弃,虽然李少傅收了铜矿,并不代表铸币司就是太子府掌管,还是要小心为上。”

武烈有些无奈的点点头,看着李显说道:“陈元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内阁除了公孙宰辅,纷纷上奏折弹劾你,明日早朝,恐怕会很麻烦。”

卫宓也担忧地看着李显,恨不得把关心写在美脸上。

第五百章 500

陈元连忙点头,说道:“是啊,少傅,今儿早朝,我明明站在武将这一边,却被吓得满身是汗,还是边疆适合我,京官不是我们这些粗鄙武夫能胜任的。”

他这话的意思很明白,明日早朝,不会出头帮李显说话,不会与皇后作对。

李显则笑眯眯地举起酒碗,朝陈元说道:“陈将军驻兵边塞,喜爱喝酒,性格豪爽,不如我们打个赌助助兴如何?”

李显最想收服的大将,不是镇西将军郭楷,而是镇北将军陈元。

他在玉门关的重兵驻扎,对百济国也有很大的压力,万一将来太子翻脸不认人,李显第一个需要策反的就是陈元。

百济是李显未来兜底的根据地,相当重要。

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百济驸马爷。

“什么赌?”陈元警惕地问。

李显笑道:“咱们一起上过战场,征服过北夷,就不兜圈子了,若我能拿下铸币司,掌管武朝货币,你可否承诺日后效忠太子,助他顺利登基。”

“这”

陈元当场就傻眼了。

卧槽,这李显拉人头,比太子还赤果果啊。

这种事怎么能当场说出来呢,太子殿下就在边上呢,万一传出去 ,他岂不是要被张皇后搞死。

陈元只能尴尬地看向太子。

武烈其实一直想说,但苦于面子不好开口,他堂堂太子爷,从前陈元的主子,怎么能低三下四的求支援呢。

他也害怕以后陈元恃功而骄,不好压制。

现在李显明目张胆地说出来,反而让武烈心里痛快许多。

“哈哈,陈将军不用看我,我肯定是支持你们打赌的,也算是焦头烂额之际,找点乐子吧。”

李显的碗一直端着,陈元本来就对他很服气,也只好端起碗,笑道:“少傅大人从不做无把握之事,你不会有圣上的密信,故意引我上套吧。”

“哈哈,密信倒是没有,但圣意不可揣测,天机不可泄露,引你上套也不至于,一旦太子府掌控了铸币司,就是掌握了朝廷命脉,那么太子殿下的胜算,将有七成把握,你何乐而不为?”李显回道。

“那若少傅输了呢?”陈元笑问。

“输了那陈将军也不用为难,顺其自然便可,太子殿下也不会怪罪你的。”

李显说完,武烈就有点着急了,连忙问道:“李显,你到底有没有把握啊。”

李显输了,来之不易的优势就会大大折损,再丢了陈元这么个实力派,那这太子之位难保啊。

武烈能不着急嘛?

卫宓却轻轻碰了他一下,她天资聪慧,比武烈聪明十倍不止,已经快速分析出来李显的话中之意了。

李显依然回答道:“圣心难测,哪有什么绝对的把握呢。”

陈元见李显如此自信,便打算同意这个赌注。

确实对他来说,一点都不亏。

要是李显栽了,他不投靠太子,那也是情有可原,也不用担心将来武烈报复了。

“行,就冲李少傅这一番豪情,陈元愿痛饮碗中酒,与君赌一赌。”

李显举起酒碗,豪迈地喊道:“干!”

“干!”陈元回道。

武烈,卫宓,武灵也同时举起碗,齐声喊道:“干!”

第五百零一章 501

武烈见李显如此有信心,这几天的顾虑烟消云散,吹牛兴致大涨,酒瘾瞬间就上来了,又和陈元两人狂饮了五大碗酒。

若是平时,卫宓肯定劝阻他少喝点,明日还要上朝,别误了事。

但今晚她却没有阻止,反而还默默给他倒酒。

酒过三巡,武烈和陈元两人谈起昔日并肩作战,征服天下的往事,嘴巴都吹麻了,酒也喝了十大碗,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冬儿找人送太子回去,服侍他歇息,灵儿护送陈元将军回去吧。”卫宓吩咐道。

“宓姐姐,我长途跋涉,这段时间好累啊,你就不能让我歇息会儿啊。”武灵脸色也有点红晕。

“陈将军现在可是重要人物,不能出事,你懂吧。”卫宓话中有话的问。

武灵顿时就领悟了,问道:“你是说皇后可能会对付他?”

卫宓竖起修长的手指,嘘了一声,示意不要让陈将军听到。

虽然卫宓这有点忽悠的成分,但也不是无中生有。

镇北军雄厚的实力,皇后垂涎已久,拉拢过陈元很多次。

但陈元毕竟是武烈昔日的部下,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不太想背叛主子。

皇后也想找人代替陈元,但他战功赫赫,正值壮年,加上有武帝和公孙宰辅的庇护,一时半会儿根本动不了。

武灵只好点点头,说道:“好吧,我亲自带兵送他回府,反正他家离王府也不远。”

“你把他送回家了,来陪姐姐呗,我腹中的孩子,已经会动了。”卫宓笑道。

武灵兴奋地问:“真的吗?行,行,你等等我,这两天我陪你睡,我还没见过胎动呢。”

武灵刚命令人带走陈元,却看着李显问:“你怎么回去?”

“我有府兵和萧绰啊。”

“那几个府兵怎么够,萧绰能起什么用,你在这等等我,我送完陈将军,再送你回去。”武灵说道。

护送李显她就不觉得累了。

卫宓却笑道:“这么晚了,不用折腾,明早要上朝,李少傅就不用回去了,我待会儿让冬儿带着春香去给他整理一间上房,太子府也是他的家。”

“谢太子妃!”李显连忙说道。

武灵大大咧咧地回道:“对,对,你暂时住在太子府比较安全点,这里有霍进忠护院。”

等众人都散去后,卫宓挥挥手,让收拾残局的下人们离开,含情脉脉地看着李显。

“你过来。”

“在这啊?”李显有点紧张。

“噗!”卫宓甜美地笑了,“你想什么呢,我有孕在身,给不了你,我是让你来听听咱们孩子的胎动。”

李显也有点激动,不管在现代社会,还是穿越到古代,他不曾有过孩子,也没听过胎动。

他连忙凑过去,卫宓掀开华服,露出鼓起的白嫩肚皮,柔声说道:“儿子,不用怕,让爹爹听听你有多活泼。”

李显紧张地把耳朵贴上去,听到里面“咚咚咚”的咕噜声。

“哇塞,好神奇,我们的儿子好像很强壮啊。”

“是啊,太医说他脉搏强劲有力,非常辛苦。”

“宓妃辛苦了。”

李显说完,亲吻了一下卫宓的肚皮,他出差这么久,太思念卫宓独特的白兰体香了。

卫宓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呢喃道:“你忍着点,不要亲我,容易动了胎气。”

第五百零二章 502

“没事,我就亲几下,以解思念之苦。”

李显又亲了几下,每次卫宓都会不由自主的抖动,不知是痒还是什么感觉。

“你出门在外,有萧绰和武灵两个大美人陪着,还会想我吗?”

卫宓嘴上酸酸地说着,一双美手却亲昵地轻抚着李显的头发,脸色红润,满眼都是浓情蜜意。

她很享受这一刻。

这才像个恩爱夫妻间的样子嘛。

她和太子虽然名为夫妻,不过是交易罢了。

这段日子她总想起在那破道观,李显对她的强行侵犯。

意外的是,她已经不再责怪李显粗鲁莽撞,还很庆幸这个男人有胆量破了自己的身子。

也就是那次,让她怀上了腹中婴儿,然后芳心暗许,愿意成为他永远的女人。

“当然想,做梦都想,幸好我随手带着你的绢帕,可以闻到你的味道。”李显说道。

卫宓噗嗤笑道:“这么久了,那绢帕味道早就淡了,这条新的给你。”

说完,她将自己平时擦汗的绢帕,塞进李显的口袋里。

李显抱着卫宓,说道:“宓妃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我们的孩子,保护好他的皇位,谁也不能伤害你们母子。”

“明日早朝,可有信心。”

“有的,杀秦建功是圣上的意思,为了给将来在江陵郡铸造货币铺路。”

“皇上给你的暗示,是不是撤回秦昭仪,让你自己领悟?”卫宓问道。

李显抬起头,说道:“娘子果然聪慧过人。”

“那是当然,不过你也不要放松警惕,皇上对那些老世族还有顾虑,所以才只给暗示的,朝堂之上,要如履薄冰,不要狂傲过头,造人嫉妒。”卫宓叮嘱道。

她是担心李显这么年轻,就官运亨通,还拥有了她这大武朝第一美人,当今太子妃,会无法控制地飘起来。

一旦飘起来,很容易就会遭人伏击。

“娘子放心,有你时刻提醒我呢。”

“等太子登基后,我希望你能恢复真身,娶武灵为妻,这样你的身份地位才能得到巩固。”卫宓说道。

“娘子不会吃醋吗?”李显笑道。

“我的身份是没法当你正室妻子的,但我永远是你的女人,身体永远只有你一个男人有资格享用。”

“边走边看吧,以后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呢,若太子登基后翻脸不认人,与我起了冲突,回到百济我就娶你。”李显说道。

卫宓也想当李显光明正大的老婆,可惜身份地位在这,她不得不以大局为重

次日卯时初。

李显穿好官服,带领武灵,吴仲恩,孙少文,以及这次收矿之行的所有文书案卷,坐着太子府的马车,一起随武烈进宫上朝。

路上,他和武烈大概过了一遍重点情况,以及在朝堂之上的配合。

武烈现在不像李显的主子,倒真像他的学生。

这是他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朝堂之上,没有重量级文官,敢跟张皇后对干,他的脑子本身也不好使。

“这陈元如此谨慎,不知道会不会站出来帮我们说话。”武烈叹道。

“陈将军没参与此事,倒也不重要,我昨晚连夜写了奏折,让皇上宣布铸币司正式成立,这才是重点。”

武烈一听就急眼了,“你的奏折应该是为自己辩解啊!”

“非也,忧圣上之所忧,才能稳操胜券。”李显笑道。

第五百零三章 503

皇宫,正殿门前。

七皇子的马车突然加速,冲向武烈的马车。

四品马突然受到惊吓,掉头直接向门前冲去,马车夫也摔翻在地。

守门的羽林军士卒也被吓傻了,连忙喊道:“太子殿下,不可闯宫门,快停下。”

皇宫乃是庄严肃穆之地,除了天子的八骏,皇后的五骏,任何马车都不得进入。

硬闯更是等同于触犯天威。

骑马跟在后面的武灵,眼疾手快,纵身一跃,踩着轿顶,落在头马前面,拽着缰绳,重心下沉,被拖出十米远,才硬生生将马匹拽住。

她连忙安抚好马匹,才转头恶狠狠地看着给七皇子赶马车的车夫。

车夫吓得扑通跪下,脸色发白,浑身颤 栗。

车里的武烈和李显,被撞得东倒西歪,文书也是七零八落。

武烈当场就怒了,冲出马车,拔出佩剑,架在七皇子马车夫的脖子上,吼道:“你特么是眼瞎了嘛,到宫门前了还赶这么快,敢往本王车上撞。”

“小人知罪,小人罪该万死,请太子殿下饶命啊。”

“那老子就成全你。”

武烈的本性就是暴烈的,哪怕他知道这是七弟的命令,但也只能拿马车夫撒气。

“太子殿下!”李显喝道。

武烈的刀锋都砍到马车夫的脖子了,突然急刹车,稳稳停住。

李显走过来,小声说道:“不要中了圈套,这里是皇宫正门,怎能杀人呢。”

武烈这才冷静下来,一脚将马车夫踹翻在地,说道:“本王饶你这废物一命,以后眼睛给我睁大点。”

旁边围观了很多来上朝的大臣,谁也没上来劝架。

都知道这是二皇子和太子之间的战争。

二皇子武弼躲在马车里,掀着布帘看热闹,见武烈收了刀,很是失望。

“国师有没有发现,武烈被李显教得不那么暴躁了,若是从前,这一刀是没人劝得住的。”

“确实如此,但二皇子你这是何必呢,撞太子马车,只会让圣上反感。”

武弼瞪着国师章召谋,说道:“那你作为我的老师,你能有什么好主意吗,死士集团收了我三万两白银,他们干什么了,就在古镇闹腾下,然后就销声匿迹了,连个孙少文都没杀死。”

章召谋最近不是在皇后那挨骂,就是在武弼这个学生面前挨骂,老脸都挂不住了。

但他作为死士集团的潜伏者,必须要忍气吞声,才能生存下去。

此时,七皇子武犇掀开轿帘,带着得意的微笑,冲马车夫吼道:“你这个不长眼的东西,给我跪好。”

他踩着马车夫下来,抱拳说道:“大哥,是我的马车夫技不如人,见谅,见谅!”

武烈恼怒地看着七皇弟,说道:“什么样的主子,就会有什么样的奴才。”

“大哥,他赶的马车,你骂我干嘛?”武犇赖皮地笑问。

李显也笑道:“是啊,太子息怒,咱们得对七皇子大度点,等退朝的时候,我们太子府拿到铸币权,他也会知恩图报的。”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武犇,他再也笑不起来。

“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吗?”

第五百零四章 504

武灵走过来,义正严词地说:“七哥,李显可是太子少傅,凡是太子府事务,他皆有权发表意见,倒是你对太子师出言不逊,若皇叔知道,不知会责备谁。”

武犇看着武灵,大声说道:“早就耳闻我们这个堂妹,处处维护李少傅,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只可惜就算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让他那东西长出来。”

话音刚落,围观的大臣们,哄堂大笑。

武灵最见不得别人拿李显太监身份羞辱,骂道:“无耻下流的货色,也敢跟李少傅比。”

“你在说谁呢。”武犇喝道。

武烈瞪着他说道:“说你这头蠢牛,怎么了?”

“有种跟老子单挑,别特么逞口舌之快。”

这时候,一辆四匹马的马车缓缓驶来,正是当朝宰辅公孙敖的座驾。

他观察了一会儿,便呵斥道:“皇宫门口,天子脚下,你们几位皇子跟街头小混混似的,在这互相谩骂,是准备把大武朝的脸面丢尽吗?”

公孙敖虽然不姓武,但作为三公之一的柱国公,地位只在武帝之下,甚至在太子之上。

训斥皇子这种事,他完全有资格。

武帝甚至想让他当太子太傅,但他以国事繁忙为由拒绝了。

公孙敖下了马车,看了看武烈,又看了看武犇和武灵,说道:“你们三人是兄妹,有什么深仇大恨要在这里丢人现眼。”

“柱国公有所不知,这老七居然让马车夫冲击我的马车,差点闯了宫门,还在这强词夺理。”武烈说道。

公孙敖看着被吓尿的马车夫,指着武烈说道:“他现在不止是你的大哥,还是监国太子,你知道自己在以下犯上吗?”

武犇虽然莽撞,但也不敢与公孙敖对着干。

他一年到头也没什么资格上朝,见不到父皇几次,长这么大还没见到一百次。

而公孙敖天天跟武帝一起办公,处理国事,两人认识四十年了。

皇子也未必比宰辅亲。

只能阴阳怪气地说:“二哥,看到了吧,告诉皇后,公孙宰辅对太子殿下,可是忠心耿耿呢。”

“老夫只忠于圣上和大武王朝,再说你有什么资格对本公评头论足,你老师没教你什么是礼义廉耻吗?”

“你”

公孙敖现在已经是柱国公,除非武犇当上皇帝,否则他最多也就是一个亲王,地位永远无法超越。

皇帝十几个儿子,亲王遍地走,而三公则只有三人。

公孙敖懒得搭理武犇,而是看着围观的官员们,说道:“你们都不去上朝吗,现在都什么时辰了,难道让皇上坐在金銮殿等你们吗?”

吓得群臣拔腿就跑。

武弼则跟在公孙敖身后,阴阳怪气地说:“难怪昨晚我外公找柱国公,碰一鼻子灰呢,原来是早就择主了。”

“这话你应该去说给圣上听,他才是你亲爹,他才能决定以后谁当皇帝。”公孙敖没好气地说。

他也是无语叹息,武帝生了那么多儿子,咋个个都是没有脑子的蛮勇武夫呢。

不得不为大武朝的未来担忧啊。

“宰辅大人放心,有我母后在,谁也别想从手里抢走东西。”武弼说道。

第五百零五章 505

武灵跟在李显边上,蹭了蹭他,问道:“这公孙宰辅不会真的倒向太子哥哥吧?”

“他只是对皇上的想法了如指掌罢了,目前估计谁都不会支持,毕竟以公孙家的地位,谁当皇帝他都是宰辅,没必要做选择。”李显说道。

“希望你以后也能位列三公,可以把皇帝儿子训得像条狗,真威风啊。”武灵没心没肺地笑道。

“你刚才也挨训了啊。”李显笑道。

武灵愣了下,终于恍然大悟。

卧槽,好像把自己也骂了啊。

“你骂谁是狗呢,你才是狗子。”

内阁七大学士纷纷靠向武弼,他们都被皇后特别关照过。

看着李显和武灵有说有笑,御史大夫姚广庆十分疑惑。

“秦王殿下,我们这么多人弹劾他,这死太监居然还能笑得出来,看上去颇为轻松,会不会手里有什么免死金牌啊。”

“有个屁,不就是拿着父皇的佩剑吗,按照我们事先商议好的弹劾,只要公孙敖不出手,李显这次死定了。”武弼说道。

“宰辅肯定是不会出手的,这一点我很确定。”国师章召谋说道。

“那就行,你们可是内阁大臣,协助父皇主宰国家事务,怎能被一个太监吓唬到。”

文武百官进朝堂门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奏折递交给徐福和小太监,提前放在龙案上,供武帝审阅,然后再找到自己的位置。

李显递过武帝剑,徐福却说道:“圣上特意叮嘱,让少傅大人待会儿上朝时递交。”

“好的,我明白了,谢谢徐总管。”

有徐福这句话,李显心里更有谱了。

李显作为三品官,也只能站在靠后的位置。

在他身后是武灵,武灵身后则是吴仲恩和孙少文。

这两个小吏生平第一次上朝,看着一品二品三品大员遍地走,吓得瑟瑟发抖。

他们两个只是普通的小六品,甚至都没见过武帝长什么样。

平时只能从闲谈中,或是官文中,看到这些大佬,现在一个个都是活蹦乱跳的,交头接耳的。

但似乎所有官员的注意力,都在李显身上,不停的回头瞟他一眼。

李显则站在那里,神情自若。

武灵回头看了他们一眼,脸色苍白,嘴角抽抽,双腿抖个不停,便笑道:“有李少傅在前头扛着,你们紧张什么。”

“禀郡主殿下,我们没见过这种大场面。”

“以后还想不想当大官啊,支棱起来,说错话圣上也不会怪你的,大家都是人,都有说错话的时候。”武灵说道。

“谢郡主关照!”

就在此时,徐福甩了甩衣袖,朝着百官喊道:“皇上驾到,百官跪迎。”

“吾皇万岁,万万岁!”

武帝晃晃悠悠地走上龙椅,说道:“诸位爱卿平身吧。”

“谢主隆恩!”

等大家都站起来后,武帝瞟了一眼龙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扫视着百官,目光盯在李显这,说道:“我知道今儿很多人有事要奏,一个个来,不要着急。”

御史大夫姚广庆第一个蹦跶出来,说道:“启奏圣上,微臣监察百官,确实有一件要事弹劾。”

“姚爱卿,你要弹劾谁?”武帝明知故问。

“太子少傅李显。”

第五百零六章 506

武帝装模作样的点点头,“是吗?”

他拿起御史大夫的奏折,随便瞅了一眼,便知道要弹劾什么罪名了。

接着他又拿起国师的奏折,又拿起二皇子武弼的奏折,又拿起廷尉汤良的奏折。

“姚广庆,你要弹劾李显什么啊?”武帝问。

“微臣要弹劾李显铜陵收矿期间,利用圣上赐予他的权力,滥杀朝廷命官,不符合武朝律法程序。”姚广庆说道。

武帝将奏折拍在龙案上,扫视这群臣,说道:“你们还有多少人要弹劾李显,一起说了吧,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

“微臣章召谋弹劾李显藐视皇族外戚,将江陵刺史秦建功斩于客栈,这种大逆不道的作风,若是不加以严惩,恐怕影响皇朝国运啊,圣上。”

“嗯,还有谁?”武帝问。

“微臣汤良弹劾李显,有违大武律法,杀朝廷四品大臣,尤其是昭仪之父,就算铁证如山,也应经过圣上御批再作决断,不应仗着御赐武帝剑,公报私仇,先斩后奏。”

“工部尚书顾兆尹弹劾李显,铜陵矿难案涉及几百条人命,李少傅理应让工部参审评断,搞清塌方真相,而不是自作主张,靠逼供草率结案。”

接着张皇后授命的三十名文武官员,齐齐跪下,喊道:“臣等附议,弹劾李少傅,请圣上明鉴。”

七位内阁大学士,一品大臣,加上三十名官员,齐齐弹劾一个三品官,武朝开朝以来,从未见过。

就连武帝都沉默了,在那一声不吭的翻阅奏折。

镇北将军陈元站在一堆跪着的官员中间,十分不自在,好像不跟着弹劾李显,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

他都有点后悔昨晚跑太子府喝的酩酊大醉。

这李显还狂妄地跟他赌,赌个毛线啊,这家伙大概是死定了。

张皇后的黑手,恐怖如斯!

站在武灵后面的两位小吏,紧张得直咽口水,不停擦冷汗,恨不得立即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他们这一刻确实有些后悔,投靠李少傅可能是个错误的决定。

若这次李少傅栽了跟头,甚至丢了性命,那他们自然也是劫数难逃。

武灵眨巴着大眼睛,偷偷看着武帝,也是紧张得不行。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武烈终于憋不住了,连忙站出来说道:“启奏父皇,李显身负圣命,目的就是收矿,可铜陵两座矿,偏偏就在他到的时候突然出现塌方,明显是故意与朝廷作对,以工部派驻铜陵侍书郎孙少文的《工记》记载”

“烈儿,你先不要着急。”

武帝打断了太子的话。

武弼一听顿时就激动了,以为群臣的施压见效了,父皇要偏向自己了,否则怎么会不让太子解释呢。

“可是父皇”

“烈儿,你听不懂我的话吗,李显就在这,他难道没长嘴吗?”武帝呵斥道。

“是,儿臣遵命!”

武烈紧张地缩回队伍,心里怦怦直跳,李显不是自信满满吗,怎么感觉不对劲啊。

武帝这才抬头看着李显问:“李少傅,你可有话说?”

第五百零七章 507

李显十分淡定,不忙不慌地稳步走到中间,拱拳说道:“不知圣上说的是指他们弹劾之事,还是我今日奏折之事?”

“你奏折不是讲的这件事吗?”武帝也是很震惊。

“朝堂不是公堂,铜矿矿难案的所有卷宗,均已递交,圣上可联合廷尉府慢慢查阅,微臣要奏请的事项,则耽误不得。”李显说道。

徐福瞬间就能领会武帝的意思,连忙凑过来,帮他找到李显的奏折。

武帝翻开看了一眼,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

朝堂的百官们,也是你看我,我看你。

卧槽,见鬼了!

李显明知这么多大员要弹劾他,这货写奏折不为自己辩解,居然是请奏其他事项吗?

武弼更是一脸茫然地说:“父皇,弹劾之事向来排在首位,若李显是个罪臣,他的奏请还有什么值得大家讨论的。”

武帝拿着李显的奏折,不改声色地说:“二皇子说的也有道理,你还是先给大家一个解释吧。”

李显刚要说话,武帝又指着他腰间的武帝剑,问道:“这可是朕赐给你的配剑?”

“是的,圣上,如今圣命已达,准备归还。”李显说道。

“嗯,拿给我吧,几日没配剑在身边,朕浑身不自在,也是连年征战落下的毛病。”武帝说道。

大臣们跪在那,又是一脸大懵逼。

这么紧张的氛围,这么杀气腾腾的弹劾攻势,皇上怎么还跟李显唠起磕了呢。

李显双手将剑递给徐福,徐福送到武帝跟前。

他拿着剑站起来,走到龙案之前,哐当拔出剑。

武帝剑出鞘的声音,划破肃静的朝堂,吓得百官们一个激灵。

“李爱卿,你继续说吧。”

“秦建功本不必死,虽然铁证如山,按大武律法也应是跟方士强方进喜一起秋后处斩,问题出就出在”

李显顿了顿!

武弼却突然紧张起来,回头恶狠狠地看着他。

“但说无妨!”武帝说道。

“出就出在卷宗第八卷,还是请皇上亲自过目后,再作决断。”李显说道。

徐福带着三名太监,手忙脚乱的翻阅卷宗,很快就找到了第八卷。

武帝摊开一看,顿时怒目,回头瞪着武弼。

武弼根本不敢与父皇对视,放眼整个大武朝,敢于武帝对视的人,几乎没有。

武帝并未声张,若在朝堂之上,宣布儿子假传圣旨的罪名,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因为按照武朝律法,假传圣旨是诛九族的大罪。

这岂不是把整个皇室一锅端,就连武帝这个老父亲,也在被诛的范围之内。

他将卷宗卷起来,狠狠砸向武弼,直接砸在武弼脸上。

“捡起来自己看,看完再决定要不要弹劾李显。”武帝喝道。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七位内阁大学士,瑟瑟发抖。

二皇子又闹了什么幺蛾子,被李显抓到了什么把柄吗?

武弼翻开卷宗,看着吴子牛记录的假传圣旨内容,十分暴躁地说:“父皇,这是李显嫁祸给我的,又没有我的签押。”

“是吗?”武帝瞪着他怒吼道。

第五百零八章 508

章召谋和姚广庆实在紧张,实在好奇,便伸着脑袋偷看卷宗上的内容。

当看清楚时,气得脑壳嗡嗡作痛。

假传圣旨这种事,吴子牛一个户部尚书郎,他敢造假吗?

李显敢造假吗?

公堂之上,又是官员,羽林士卒,犯人,还有围观的现场老百姓,那么多人证,只要调查便知真假。

这有什么好狡辩的,不是作大死吗?

但这两个老狐狸,毕竟脑子还在线,连忙推了推武弼,让他不要再哔哔了。

蠢货啊!

大蠢货啊!

武朝第一大蠢货啊!

就算要吓唬李显,也应该用别的方法或者借口。

哪怕是暗示皇上想保秦建功也行,不至于明目张胆的自己杜 撰圣上口谕啊。

这武弼在张皇后的宠溺中长大,嚣张跋扈惯了,仗着自己是皇子,不会有事才这么干的。

“父皇,儿臣当时是觉得”

武帝更加生气了,瞪着他问:“你确定此事适合在朝堂之上讨论吗?”

“这这这这”

国师章召谋用胳膊肘怼了一下武弼,低声说道:“别说话了。”

公孙敖一眼就看出名堂了,这种事武弼和武烈两个脑残兄弟,都能干的出来。

他也不想武帝为难,便说道:“启奏皇上,老臣觉得李少傅说的有道理,朝堂是议论国家大事的地方,不是审案的地方,等这些卷宗交到廷尉府之后,有问题再作审议也不迟。”

公孙敖是搭台阶的高手,这个建议让双方都有缓和的余地。

既不能把二皇子假传圣旨的事,公之于众,又不能让七大学士的弹劾打脸太狠。

这些家伙都没搞清状况,就形同儿戏的齐齐弹劾对手,这内阁的威信必将荡然无存。

把这个弹劾争议先压下来,慢慢的也就没人关心了。

到时候就看武帝和皇后家族博弈的结果呗,本来这件事就与案子无关,核心是对付李显。

武帝点点头,说道:“宰辅的话言之有理,反正秦建功已经死了,武帝剑又是朕赐给他的,的确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跪着的武弼,差点瘫倒在地,李显就这么再次死里逃生了吗?

“谢主隆恩。”李显连忙说道。

“你先别急着谢朕,处罚还是要有的,因为你的冲动,秦昭仪最近几日,天天以泪洗面,怎么也哄不好。她说为了怀念父亲,想吃江陵郡的特产米糕,你也是江陵人,朕命令你三日内做好,送到宫里来。”

绿轴“微臣遵命!”李显回道。

站在他身后的武灵,差点笑出声,憋得满脸通红,生怕被武帝发现。

跪在地上弹得唾沫横飞的内阁七学士,大眼瞪小眼,老花眼瞪近视眼,还处于懵大逼的状态。

卧槽,这特么是在搞笑吗?

李显杀了秦昭仪的亲爹,给她做几块江陵米糕就算是惩罚吗?

那张皇后折腾了半个月,逼着文武百官齐齐弹劾李显算什么?过家家吗?

陈元也觉得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简直是个闹剧嘛。

“现在可以谈正经事了,李显,说说你的奏折。”武帝说道。

“是,微臣建议立即成立铸币司,选拔人才,早日将大武通宝推向全国。”

这个信息再次炸裂朝堂。

很多官员根本不知道铸币司是什么玩意儿,大武通宝又是神马玩意儿。

第五百零九章 509

就连公孙敖都转身看着身后的李显,作为当朝宰辅,他也是非常垂涎这货币大权。

按理说,这件事应该由他主导的,但他曾经因为无法说服各大世族配合,失败过一次。

武帝现在跳过宰辅大臣和内阁,直接启用李显,可见他在这件事的急迫心情。

武弼摸了摸额头的冷汗,生怕李显把铸币司抢走,说道:“父皇,铸币这么大的事儿,不应该操之过急吧,因为牵涉到很多利益问题,应从长计议才对。”

武帝不想搭理这个傻儿子,连老爹死前最大的心愿都不知道。

无非就是痴心妄想他的皇位呗。

而最后那句话,更是让武帝心中愠怒不已。

所谓的利益问题,不就是那些老世族掌控着武朝大量的银子吗?

他们根本不想接受新的货币存在,掌控了银子,就掌控了朝廷命脉,他这个皇帝当得憋屈,岂能甘心。

银子是有限的,自武朝开朝以来,就没有发现过新的银矿,楚朝皇室逃走时,还带走了几千万两白银。

而老的银子,又全部躺在这些世族仓库里睡大觉,所以民间流动性才会枯竭。

但铜币呢,原材料几乎就是源源不断供应,对于老世族来说,根本没有大量储存的价值。

武帝看着武弼,说道:“说话之前,先动动脑子,不要忘了自己姓什么,你今日的荣华富贵是怎么来的,还能持续多久。”

武帝对二儿子最大的不满,就是武弼过于听皇后的话,太把背后那些老世族当回事。

若是让这样的蠢货当了皇帝,将来这天下还不知道姓什么。

“父皇,儿臣只是”

武帝怒斥道:“闭嘴!你只是皇子,不是臣子,不懂的东西,就不要妄议,乖乖聆听李少傅教诲。”

章召谋这个老师当得实在痛苦,这二皇子尼玛不开窍啊。

“殿下,你少说话,圣上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若不是在朝堂之上,武弼真想把章召谋这个废物老师给踹死。

自从李显横空出世后,堂堂国师就屁用没有,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李显越是风光,武弼心中就越是百爪挠心,不让他说话,他几乎就快要气炸了 。

武帝这才看着李显,说道:“李爱卿,把你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让群臣们听听什么是铸币司,什么是大武通宝,朕也是虚心求教啊。”

“圣上言重了,微臣不敢当。”

客套一番后,李显便开启了演讲模式。

“铸币司负责铸造统筹管理所有武朝货币,开设朝廷直属的钱庄,遍布郡县各地,为百姓提供存贷需求。”

“百姓能用劳动挣到钱,就能买到粮食,能用粮食换钱,就能买衣服买农具买油盐,他们就会努力耕种,种棉织布,各地官府就不用疲于镇压流民起义,大武王朝将从此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圣上也会受万民爱戴,百世流芳!”

别说武帝听得热血沸腾,就连满朝文武,也是聚精会神的听着。

公孙敖对经国之术也是自认精通,但没想到李显能提出来这么多新的概念。

比如存贷需求这个东西,他活了五十多岁,闻所未闻。

但他凭借管理整个国家的经验判断,这是可行的良策。

第五百一十章 510

“李爱卿,快给我们解释下,武朝通宝是什么意思。”武帝迫不及待地问。

他两眼放光,从未有过今日的激情澎湃。

第一次感觉摇摇欲坠的王朝,快要被李显这个新晋大才给稳住了。

“武朝通宝的意思是,此币全国流通,而且只有四种标准,不像碎银那般重量尺寸不规则,每次都要过称。”

“铜币以后就不用过称,直接使用了吗?”

“是的,圣上,我的奏折里都写明了,这四种标准分别是,大额银票,金铜贯币,青铜株币,紫铜钱币,十钱等于一株,十株等于一贯,一贯则等于一两银子。”

“币值越高,炼制工艺越精细越独特,民间造假也越加困难。”

“这是按照目前武朝的银两购买力推算的,日后兑换银两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武帝摸着胡子,听得十分投入。

但与其他大臣一样,依然是似懂非懂,比如金铜是什么,闻所未闻,民间真的造不出来吗。

“看来李少傅把这些细节都想得很透彻,朕也不再过问细枝末节,把铸币司交给你,也就放心了,你尽管放手去干,谁敢阻挠,就是与朕作对,与大武王朝的黎明百姓作对。”

一直在观察形势,没敢吱声的张国丈,此刻确实急眼了,连忙站出来说道:

“圣上,老臣也觉得操之过急了,此事事关重大,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应该由内阁商讨后再做决定。”

武帝当然知道他要放什么屁,便问道:“国丈觉得还有什么事没解决,不如在朝堂之上,告诉李少傅。”

国丈转头看着李显,说道:“李少傅,众所周知,银两稀缺,不可再生,才能作为货币流通,而铜矿到处都是,产量极大,现在武朝的铜产量都是过剩的,请问如何让天下信服,并且使用铜币。”

李显抱拳说道:“国丈,朝廷货币依靠的是朝廷信用背书,以天下银两为锚,并不是随便铸造的,数额都会受到限制。”

“以天下银两为锚?”

“没错,据户部统计,国库的官银应该占了五分之一,那么铜币的数额就是五倍。”

此言一出,朝堂再次震动。

这些朝廷命官,哪个家里没大量的银子,总不可能灰飞烟灭吧。

国丈更是急眼了,问道:“国库只有天下五分之一的库银,你凭什么铸造五倍铜币,那些民间的银两难道全部作废吗?”

公孙敖也说道:“是啊,李少傅,银两如何作废,难道用银子就杀头吗?”

“非也,银子可以和法定货币共存,民间继续流通,只是以后银子可以在钱庄换铜币,但铜币不能换银子,不需要几年,民间的银子就会收到国库,作为锚定物储备。”

“谁会用破铜烂铁换真金白银,我看你是痴心妄想。”国丈喷道。

接着他便看着武帝,大声说道:“启奏圣上,若无世族支持,这货币新政,绝对无法推行,所以老臣建议,由二皇子和七皇子负责铸币司,李显负责协助即可,这样既可以防止动摇武朝根基,又能尝试推行新币,进退自如。”

朝堂之上,除了公孙敖,陈元,以及李显几个人,齐齐跪下,大声喊道:“臣等附议!”

第五百一十一章 511

这次群臣附议,根本不需要国丈和皇后逼迫。

因为李显要用铜币代替白银,确实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了。

以前家里藏的银两,拿出来就是大爷。

以后用的时候还战战兢兢,别人会问,你朝廷命官为何不用朝廷发行的法币啊。

再说俸禄不用想,肯定会发铜钱的,官员不带头使用,老百姓更不会用。

沉甸甸的白银,不可代替,多么可爱可亲啊。

就算武朝没了,这银子还在呢。

铜钱这玩意儿改朝换代后,都不敢拿出来。

现在武帝老迈,万一二皇子登基,就把铜钱给废了呢。

陈元站在人群中间,左顾右看,腿都弯曲了,他也想跪下来附议啊。

镇北军每年那么多军饷,他还是搞了不少银两到口袋里的。

尼玛昨晚这顿酒,根本不该喝啊,喝多了跟太子殿下一番承诺,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

肯定是要被皇后和国丈爷记恨的了。

若是二皇子赢得皇位,他这二品大将军也没好下场,运气好告老还乡,运气不好人头落地,还可能会连累到家人和孩子。

陈元站在那脑子都是麻的,气得直拍大腿。

武帝默默看着堂下这些大员,看着公孙敖问:“宰辅大人,刚才国丈爷说我大武王朝的法币,是破铜烂铁,我没听错吧。”

张国丈听得炸出一身冷汗。

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接挑出来,就是很生气的意思,完全不给这个老岳丈面子了。

刚才他情急之下,嘴有点瓢,说完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他连忙解释道:“皇上,老臣不是这个意思,而是”

“我没问你!”武帝喝道。“我问的是公孙宰辅!”

公孙敖一向老狐狸,此刻也犯了大难。

这话的确是国丈爷说的,他就站在边上,不能说没听到啊,只能回道:“圣上天听,怎会听错。”

“那你作为武朝宰辅大臣,应该如何回答他。”武帝问。

他也看不惯公孙敖老是装狐狸了,这不是皇子之间的斗争,还是武朝兴衰的大事。

既然占着宰辅之位,就应为朝廷分忧,坐山观虎斗是皇帝的特权,你宰辅不能老是用啊。

公孙敖的脑子飞速转动,憋了半天才说道:“老臣觉得,国丈此言差矣,大武王朝如今一统,皇上乃是天威,朝廷铸造的铜币,乃是法定货币,有江山社稷担保,怎会是破铜烂铁。”

老国丈听着公孙敖马屁般的回复,不由得哆嗦了下。

这老东西果然阴狠啊。

武帝对这个回答很满意,说道:“老国丈,你听清楚了吗?”

“老臣听清楚了。”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没没有了。”

武帝站起来,看着跪着的群臣,说道:“既然你们喜欢跪,那就跪着听我的旨令好了,自今日起,成立铸币司。”

“铸币司与六部齐平,由太子府监管,向内阁奏报,亦可越过内阁,直接向朕奏报。”

此言一出,朝堂上下,再次炸裂。

区区一个铸币司,不应该划入户部管理才对吗?

怎么直接与六部齐平了?

“李显听封!”

“微臣在!”李显连忙跪下来。

第五百一十二章 512

“朕封你为铸币司丞,全权负责铸币司所有工作,只向太子和朕汇报。”

“谢主隆恩!”

“另外,朕允许你和太子旁列内阁会议,等以后内阁席位有空缺,你将是第一填补人。”

武帝此话一出,朝堂又又又炸裂了。

这完全不符合规矩啊,内阁八学士,平均年龄不低于50岁,个个背后都是世族支撑。

李显才特么21岁啊。

这么年轻的内阁大学士,古往今来,千秋万载,恐怕仅有一个吧。

朝堂之上,百名大员盯着李显,眼睛里喷 射着羡慕嫉妒恨的熊熊怒火。

凭什么!凭什么!

这,不公平!

谁不想位列内阁,与皇帝一起管理天下。

这是官员一生的巅峰,足以光宗耀祖三代人,再庇护子孙三代人。

而李显二十出头就达到了。

内阁八大学士,除了稳坐钓鱼台的公孙敖外,其他人更是面面相觑。

他们心里忐忑不安,他们个个盯着三公席位,而眼下连内阁之位都可能不保了。

只要李显真的能把铸币司推动起来,这内阁必然有他一席之地啊。

那么,谁会第一个被武帝踢出内阁呢?

国师章召谋这个秦王老师,突然觉得有点压力山大,最近他的表现实在是糟糕透顶。

李显可不满足于旁列内阁,要想将来太子登基时,成为威慑朝野的权臣,必定先进内阁。

所以他已经把目标找好了,第一个挨踢的必然是国师章召谋。

“谢圣上,李显必定不畏艰难,将货币大业推向全国,让黎明百姓感受皇恩浩荡。”

武帝点点头,说道:“没错,统一铸币确实艰难,所以你需要有人帮助,赶紧选拔人才,所有费用让户部从国库支出。”

听皇上这么说,李显连忙说道:“臣奏请提拔工部驻铜陵侍书郎孙少文为江陵刺史,他熟知冶炼技术,负责监督铸币以及铜矿业务。”

武帝看着工部尚书,问道:“胡爱卿,调走孙少文,你这边没有问题吧。”

“禀圣上,问题倒是没有,只是还得按规矩走,请李少傅先提交申请,我这边会和吏部协商。”

李显又说道:“臣另外奏请提拔户部尚书郎吴子牛,调到铸币司,任职铸币副司丞,协助我的工作。”

“户部有问题吗?”武帝问道。

户部尚书也是回道:“同工部一样,请少傅先提交调职申请,若无特殊情况,应该没什么问题。”

武帝知道这两人都被张皇后笼络了,肯定会使绊子,便警告道:“不要故意拖延时间,三日之内解决,别忘了李爱卿就等着你们犯错,他好进入内阁呢。”

“谨遵皇命!”

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对视了一眼,满脸愁容。

他们没有答应放人,就是要向皇后请示呢,怎么可能不使绊子。

武帝站起来,说道:“朕累了,退朝吧。”

等徐福宣布退朝后,那些跪着的大臣才敢爬起来,死气沉沉的离开。

李显总共就上了两次朝堂,每次他都是主角,就看着他一个人在文武百官面前疯狂装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有小说均由根据搜索引擎转码而来,只为让更多读者欣赏,本站不保存小说内容及数据,仅作宣传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