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是!”

士卒连忙骑马去了东北门,距离倒也不远。

就在此时,河边守信的士兵也拿着夹板木过来禀报:“禀殿下,城内的兄弟们已经在东城门潜伏。”

公子白接过木板拆开,里层就写着“就位”两个字,也没有发现更多的信息。

若能双向交流,她想问问这些城内死士,是否发现了羽林军的行踪。

若是羽林军没有去东北城守城,而全部在巡逻,那肯定就是李显知道了死士集团的行动,准备包饺子呢。

李显怎么知道死士集团这时候攻城呢,肯定是张信出卖的信息啊。

张信把信息都卖了,那跑路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百。

最后虎贲军反过来包饺子,内外夹击,公子白这些年的心血,一手建立的死士集团,岂不是白费。

哥哥白子术长这么大,一次都没进过京都城,他是在江陵郡出生,漠北长大。

也没有跟李显打过交道,没吃过他的亏,完全考虑不了这么多。

他极度兴奋,仿佛看到皇位在向他招手,楚朝的龙椅搞不好还在皇宫里摆着。

白子术拔出刀喊道:“天助我也,全力攻城,吸引守城士卒的注意力,给里面的兄弟争取开门的机会!”

“哥,再等等,看看东北门那边的消息。”公子白阻止道。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城内兄弟潜伏在那,时间久了很危险。”

“东北门来回也就半个多时辰,就不能再等等吗?”公子白极力争辩。

“半个多时辰,东正门都能攻破了,我们必须比虎贲军先杀到皇宫,生擒武帝和太子武烈。”

“哥”

白子术彻底怒了,吼道:“你给我闭嘴,一点兵法都不懂,兵贵神速。”

他朝着身后的兄弟们喊道:“我才是太子殿下,大家听我的,立即攻城,荣华富贵在等着你们,大将军之位在等着你们,复兴楚室江山的使命在等着你们,给我杀!”

这大嗓门,东正门墙头的射声营士卒都听到了。

“城外有兵,全力防守!”

死士集团的士卒,是前朝的死忠粉,平时也有铁的纪律,作战比虎贲军内战勇猛多了。

加上他们以为守城军就两千多人,完全没放在心上。

他们架着云梯便冲过去,在弓箭手的掩护下,拼命往上爬。

摔下来便立即有人填补,完全不怕死。

等他们快爬到墙头的时候,突然从墙后密密麻麻站起来一帮拿长矛的士卒,将第一批攻城死士全部捅下云梯。

城墙上,就如下饺子一般壮观,尸体纷纷跌落。

紧接着,墙后又站起来两千名羽林军弓箭手,对着下面就是一通狂射。

天雷弹也是哗啦啦往云梯上招呼。

这一波反杀极其凌厉,白子术当场就吓傻了。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多了上万兵力。”

“我们上当了,还不撤退!”公子白吼道,接着她便朝进攻的死士们喊道:“全军撤退!”

“不要撤退,为里面的兄弟们争取时间,城门马上就开了。”白子术命令道。

公子白抓着哥哥的衣领,吼道:“你是不是疯了,羽林军都上城墙了,里面的兄弟已经完了。”

第八百六十六章 866

白子术推开公子白,吼道:“不可能,虎贲军正在攻打东北门,我们只需要顶住就可以,就算他们先破城,我们也要把京都城打个稀巴烂,等我父王带兵前来支援。”

公子白简直傻眼了,情急之下,差点没反应过来。

“谁特么是你父王,你是中原王朝的皇子,居然认呼尔赤为父王,他要的是中原江山,真以为把你当亲儿子啊。”

“谁帮我打天下,谁就是我的亲人,我的战友,我的爹,我的娘,你给我滚开。”

白子术在漠北寄人篱下,日子并不好过。

好不容易等到这个节骨眼,怎么可能轻易放过机会。

他骑着马冲出树林,举着刀挥舞喊道:“继续攻城,他们很快就撑不住了,为里面的兄弟们争取时间,否则他们就死定了。”

“只要东城门一开,我们就赢了。”

“哥,你就听我一句话,只要外面不攻城,里面的内应也不会动手,还有活下来的希望。”公子白喊道。

“给我杀!让里面的兄弟感受到我们的士气。”

白子术从未打算收手,这一天他等了二十多年。

他只希望里面的三千死士,可以早点打开城门。

公子白看着纷纷坠落的死士,伤亡已经数千人,十分心痛。

虽然这些士兵是她亲自招募的,但却是以皇兄的名义,这年头仅靠公主是无法复国的。

所以白子术的命令,依然有效

东城门内。

项鹰带着三千名死士,从下水道里,从宅子里,从屋顶上,犹如蟑螂一般钻进来。

他们当死士这些年,学会的基本技能就是潜伏。

“兄弟们,今日就是我们扬眉吐气的日子,太子殿下带领大军,正在外面攻城,只要打开东城门,以后我们便是大楚王朝的正规军,再也不用鬼鬼祟祟当死士了。”

“杀!杀!杀!”

“想不想光明磊落的当兵,甚至当楚朝将军。”

“想!想!想!”

“想就杀!冲啊!”

项鹰一声令下,三千名死士,不顾一切地冲向守门的两千名射声营士卒。

就在此时,从身后巷子里,涌出密密麻麻的羽林军骑兵。

武灵带着五百名汗血骑兵,快速穿插,将死士队伍切割成两半,将第一波攻势硬生生压了回去。

等死士们环顾四周的时候,屋顶上,城墙上,街道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羽林军的弓箭手,将他们团团围住。

武灵穿着白银铠甲,手握龙胆亮银枪,坐在汗血战马上,看着项鹰说道:“我念在你是一条汉子,只要放下武器投降,本校尉可以保你们不死。”

项鹰披头撒发地扫视着周围,发现围攻他们的羽林军至少五千人。

加上门后的两千名射声营士卒,想要打开城门,几乎是不可能了。

他很不甘心,离胜利就只是一步之遥。

跟羽林军斗了这么多年,最后还是输给了武灵。

“兄弟们,投降也没有活路的,跟我杀出一条血路,胜败在此一举。”项鹰喊道。

接着他率先冲向武灵。

第八百六十七章 867

武灵提起缰绳,汗血宝马一声嘶厉,双蹄离地,踢向项鹰。

项鹰敏捷躲过了马蹄,却没躲过武灵的龙胆亮银枪。

枪头刺入他的腹部,武灵也没有拔 出来,否则必然身亡。

“别动,让你们的兄弟投降,不要白白丢了性命。”武灵喝道。

死士集团的战斗意志,武灵是明白的,她是不想双方搏杀,否则羽林军死伤也会很惨重。

项鹰本来早就要被公子白处死,一直留到现在。

他本以为自己可以将功赎罪,没想到还是这么轻易就败了。

“死士绝不投降,兄弟们”

“项鹰!”李显骑着马,从羽林军队伍中后出来,一声爆喝。

“你与本官对决过多次,你何曾赢过,羽林军士卒的命是命,你们死士的命也是命,无畏的牺牲不值得。”

项鹰被李显连续干了几次,天底下他只服两个人。

一个是主子公子白,一个便是这敌军谋臣李少傅。

所以上次李显被楼兰杀手围攻,他也愿意带兵去救。

“李少傅,项鹰可承担全部责任,但你可否饶过我们兄弟。”

“你们投降,朝廷最多把你们发配边疆开垦荒地,我会向太子殿下求情。”李显说道。

“我不信!”

项鹰嘶吼道,血液已经从他嘴里喷出来。

武朝对待降卒的信誉确实不好,甚至可以说毫无信誉可言。

死士集团与武朝士兵打过很多仗,知道武家人是什么尿性。

当年江陵城抵抗的五万人,被武帝劝降后,全部被骗到城池中间,乱箭射死,说是这样可以避免日后造反。

从此以后,他“杀帝”的威名,也可以说是臭名,便名扬天下,无人不知。

虽然靠杀气,确实震慑了不少外敌,但也导致武朝建立后,人口凋敝,民心涣散。

江陵郡的粮食,至今都没能把产量提起来。

老百姓都不信这朝廷,他们只是怕,没有办法而已。

五万人说杀就杀的皇帝,还有什么干不出来。

武帝晚年时,已经有所悔悟,想要通过勤政来挽救自己的杀孽,可总是力不从心。

项鹰和很多死士集团的兄弟,就是从那场屠杀中爬出来的。

那年他十六岁,曾对着数万具尸体发誓,此仇不报非君子,所以就更不信了。

李显无奈地劝道:“我虽然杀了你们不少死士,但那是因为你们要杀我,但本官为人,你应该有所了解吧。”

“我不信的是这朝廷。”

武灵也急眼了,说道:“不信李少傅,你们三千兄弟一个都活不了。”

项鹰用沾满鲜血的手,指着李显说道:“除非你李显亲口答应我,否则我们兄弟会拼个鱼死网破,你们羽林军也得给我死个一两千人。”

李显点点头,说道:“好,我答应你,楚朝将军项鹰煽动旧部谋反,死罪难逃,你的兄弟们受到蛊惑,只要放下武器投降,便可免于一死。”

“好,有李少傅这句话,项鹰愿意领死。”

话音刚落,项鹰便双手抓着枪头,往右一划拉,顿时鲜血狂飙。

武灵的马都吓得连忙后退。

第八百六十八章 868

项鹰身后的一名死士,气得拔刀就要砍向武灵。

武灵拔出枪头,指着他说道:“冷静点,退后,不要让项鹰白死。”

奄奄一息的项鹰,也艰难地说:“老六,老六,你就听大哥一句话,不要白白送命,李少傅说话会算数的。”

叫老六的死士看着倒在血泊中的项鹰,压住心中怒火,慢慢后退三步,愤恨地扔下手中兵器。

武灵看着三千名死士,大声说道:“全部放下武器,不要心存幻想,你们是不会得逞的,张信出卖了你们,虎贲军已经归顺朝廷,正在围剿外面攻城的叛军。”

死士们心灰意冷,他们心中对公子白和白子术产生了强大的怨念。

果然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楚朝皇子公主年纪轻轻,怎么斗得过武朝这些老狐狸。

更何况今年武朝又冒出一个神机妙算的李显。

居然蠢到跟虎贲大将军张信合作,害死这么多忠心耿耿的兄弟。

众人纷纷扔下手中兵器,跪在地上抱头,被羽林军绑住双手

东正门外。

死士的进攻越来越激烈,伤亡也越来越大,就这么一会儿,已经伤亡了至少五千兄弟。

而城墙的防卫军,则越来越多,公子白甚至看到武灵和李显走上城墙。

李显站在墙头,借着昏暗的暮光,背着双手,死死盯着公子白。

公子白似乎领悟到什么,喊道:“停下进攻,立即撤兵!”

仗打到这个份上,白子术根本不想撤兵。

他只是盯着东城门,希望下一秒,里面的死士打开城门,蜂拥而出,喜迎王师。

“子墨闭嘴,继续攻城,胜利就在眼前。”白子术说道。

就在此时,去东北城门打听消息的哨兵回来了。

公子白见他十分慌张,便驱马前去迎接,问道:“虎贲军有没有在攻东北门。”

“禀公子,他们没有攻城,大将军张信带着家属和一千名近卫营士卒,在一个时辰前离开,大司马霍光武将东北门外的九万虎贲军士卒全部收编,正赶来包抄我们。”

卧槽,公子白一听就慌了。

一旦大司马带着十万兵赶过来,与城墙士兵配合,那剩下的这不到三万死士也会全军覆没。

她从马腰处取出盾牌,不顾城墙上羽林军的箭雨,横向冲进攻城的死士群。

“所有死士听令,虎贲军归顺朝廷,全部撤退!”

“所有死士听令,虎贲军归顺朝廷,全部撤退!”

公子白虽然女扮男装,但天生优雅,生平没有这么扯着嗓门喊过话。

所幸,她的声音被部下们听到了。

四名麾下大将,也不顾白子术的命令,跟着一起喊道:“大军来袭,全部撤退!”

白子术急眼了,冲他们吼道:“你们在干什么?城内的兄弟可能马上就要打开城门了。”

话音刚落,公子白冲过来一鞭子抽在他脸上,骂道:“你眼瞎了吗,里面的兄弟出不来了。”

很多死士来不及下云梯,直接跳下来。

有的摔到脑袋,直接嗝屁,有的摔断腿,来不及跑路,被城墙上的弓箭射中。

但大部分还是互相搀扶着上马逃离。

第八百六十九章 869

公子白带着兄弟们冲进树林逃离,山路崎岖,就不怕虎贲军追来了。

果然大司马带着大军停在东城门的官道上,便示意停止追击。

公子白骑马冲上一个小山头,回头看着城墙下密密麻麻的死士尸体。

伤员全被虎贲军抓走,至少有两千多名,下场可想而知。

而李显,也正在城墙头,与公子白远远对视着。

“李显,我很快就回来找你算账的。”公子白冷冷说道。

今日受的挫败,令她十分难受。

加上里面的项鹰的三千内应,死士集团受损上万人,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哥哥白子术骑马上来,说道:“我们现在只能带着兄弟们去漠北了,等时机到了卷土重来。”

公子白看着这个愚蠢的哥哥,问道:“你为何如此轻描淡写,你害死了那么多兄弟,形势我都给你分析得这么明显了,你为何执意要攻城。”

“我是太子,我说攻就攻,你怎么可以在兄弟们面前指责我。”

“因为我再也不信你了,你永远不可能复国。”

白子术也不爽了,吼道:“若不是你跑楼兰杀武弼,虎贲军会这么人心涣散吗?”

“武弼不死,虎贲军二十万,镇西军和河西郡联军二十万,再加上百济联军二十万,六十万大军齐聚京都城,我们勉强四万人,怎么攻打京都,怎么找到机会。”公子白问道。

“可杀了武弼,我们也没找到机会啊。”

“没找到机会,就不应该硬着头皮强攻,武帝打败楚朝花了二十年,你急什么,白白让兄弟们去送死,被张信卖了都不知道。”

白子术急眼了。

“你怎么跟我说话的。”

公子白抓着哥哥的衣领,说道:“我就这么跟你说话的,按照约定,从此以后死士集团我说得算。”

“你只是一个女子,凭什么说得算。”

麾下一名将领连忙走过来劝道:“两位主子,若再不逃回漠北,去北方的路就走不通了,趁虎贲军还没回撤,咱们赶紧逃吧。”

“你们先走,我要去京都城内探探那些兄弟的情况,看有没有办法营救。”公子白说道。

说完,她便骑着马钻进树林,消失不见。

白子术看着四位将领笑道:“这小丫头从小就调皮,不好管。”

四位将领神色严峻,悲伤,根本懒得搭理他。

白子术只能悻悻说道:“大家也不用太悲伤,我们迟早会把自己的江山拿回来,出发回漠北。”

皇宫,御书房。

听说京都城的危机全部解除,武弼还死了,武烈心里甭提多高兴。

“大司马,灵儿,李显,你们三个干得好,等本王登基了,要重重的赏你们。”

武灵和大司马心里一咯噔。

全过程都是李显操盘的,怎么把他放在最后呢。

就算把他放在霍光武前面,霍光武也是心服口服的,他虽然镇守东北门,但的确没干什么事啊。

武灵突然明白,太子哥哥现在皇位稳了,在嫉妒李显的功劳。

“大哥,死士集团抓捕了五千两百人,其中两千多名伤兵,该怎么处理。”

武烈大手一挥,说道:“前朝余孽,统统都给我斩了。”

第八百七十章 870

武灵以为李显会着急,没想到他站在那,抱着双手,纹丝不动。

武灵很不解,便只好自己说道:“大哥,这些人是降卒,我们曾当着所有人的面,公开承诺不杀他们的,这才避免羽林军遭受损失,况且头领项鹰已经自尽了。”

武烈不以为然地说:“自古以来,劝降都是这么劝的啊,父皇当年劝降江陵”

“咳咳!”

大司马霍光武和公孙敖同时清了清嗓子,提醒武烈不要再说下去。

武帝现在重病在床,都要盖棺定论了,这种陈年往事都不允许史官写进史册,怎么还提这件事呢。

武帝老了之后,最忌讳的就是当年屠城之事,谁提跟谁急眼。

武烈便连忙刹住车,问道:“那诸位大臣的意思呢。”

众人纷纷看向李显。

“老臣觉得,这些人能投降,是李少傅的功劳,应该由他来定夺。”公孙敖老奸巨猾地说。

武烈只好说道:“李少傅,听说是你答应那项鹰不杀降卒的,你出于何种考虑。”

李显这才抱拳说道:“禀殿下,自古以来,降卒都不应该杀的,他们之所以要我保证,是因为不相信朝廷,原因想必诸位都明白。”

“不要兜圈子,你直接说你的观点,杀还是不杀?”武烈不耐烦地问。

李显一绕,他脑子就嗡嗡作响,根本反应不过来。

“我是建议不杀,但生杀大权在殿下手里,殿下若想杀,那便杀。”

武灵顿时就急眼了,说道:“你胡说什么,那可是五千条性命,怎么能随便就杀了呢。”

李显这个反应让武烈有点意外。

他还以为李显会为那些降卒据理力争呢,毕竟是他答应的。

但李显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把生杀大权推给他亲自定夺。

那将来民间议论时,搞不好会说他是暴君啊。

“灵儿也说了是五千多条人命,所以我们要慎重,杀与不杀,有何利弊。”武烈问。

李显分析道:“杀,以后征战就得拼个你死我活,再也没有人愿意向武朝投降了。”

“以这次京都城危机为例,不投降的话,虎贲军至少死四万人,虎贲营得死八成,羽林军与三千死士对决,也得死个两千人。”

武烈有些不爱听,说道:“杀就没什么好处吗?”

“有且只有一个好处。”李显说道。

“什么好处?”

“天下人都怕您,他们会清楚的知道,与武朝打交道,只有你死我活这一条路。”

武烈听着李显这话,怎么觉得像是在骂人。

“那就说说不杀的好处吧。”

“其一,可以改变大家对武朝喜欢杀降卒的印象,新皇新气象,大家会慢慢信任朝廷。其二,这些人不杀,不代表放回去,可以拉去崖州岛陪七皇子开荒,那边四季温暖,粮食可以长两季。”

“新皇新气象?”

“陪老七开荒?有点意思,其他人有无异议?”武烈问道。

公孙敖连忙说道:“臣赞同李少傅所言,李少傅想得很周到。”

武烈看着公孙敖,说道:“宰辅大人,什么都听李少傅的,你不如把位子让给他来坐。”

第八百七十一章 871

老狐狸公孙敖一脸便秘相,笑道:“殿下言重了,李少傅说得对,说得好,老臣才敢赞同的。”

“宰辅乃是首辅大臣,内阁之首,以后还是要多帮本王排忧解难才是。”

“老臣明白,请殿下放心。”

武烈伸了个懒腰,说道:“既然李少傅答应了那三千死士,那就不杀吧,送到崖州岛去陪老七垦荒。但攻城的那两千多死士,杀我大武将士,一个都不能留,全部砍了。”

“太子哥哥,这两千多人全部砍了吗?”

武灵十分震惊,而且武烈是轻描淡写地说出来。

“当然,难不成还要动用太医院给他们疗伤啊,谁反对,谁赞成?”武烈看着内阁大臣们。

武朝已经立国二十年,早就不这么大规模杀人了。

霍光武也觉得这杀孽太重。

当年他就劝武帝,不要杀前朝五万降卒,这些人没了朝廷,没了皇帝,放回老家就会乖乖种田,娶妻生子。

当兵也不过是混口饭吃,杀他们除了造杀孽,毫无意义。

最后武帝不同意,还是霍光武执行的命令。

当时的惨象让霍光武到现在还经常做噩梦,睡眠质量极差。

每次和武帝私下聊起此事,武帝就懊悔不已。

“殿下,何不将他们定个谋逆罪,关入大牢,自生自灭呢,至少”

“哪来这么多牢房关他们,不杀鸡儆猴,他们还以为我武朝是软柿子呢,本王早就想灭了死士集团。”武烈说道。

大司马看着李显,问道:“李少傅觉得呢?”

李显还没回答,武烈便吼道:“不用什么事都问李显,难道本王说的话不算数吗?”

“微臣无异议。”李显抱拳说道。

武灵有点急眼了,但被李显一个眼神阻止。

他担心武烈无能狂怒,把项鹰那三千名部下也全部砍了。

武帝之子,杀孽遗传,什么事儿干不出来。

“还有谁反对?”武烈问道。

内阁大臣们纷纷低下头,说道:“臣等无异议。”

只有武灵依然愤愤不平,气得直咬嘴唇。

武灵向来就不赞成杀俘虏,在战场上刀兵相见,也讲不了什么道理,那是没办法,各凭本事。

但把几千人绑着一个个砍头,就算对执刑的士兵,也是一种煎熬。

武烈看得出来武灵不爽,便找补道:“灵儿,行刑交给骁骑营,你们羽林军负责把项鹰的尸体挂在城门口,三天三夜,以儆效尤。”

“不干,让别人去挂。”武灵没好气地回道。

武烈瞪了她一眼,但还是说道:“也就你敢这么跟本王说话,念在你是女孩子,就不跟你计较了,我让屯骑营挂。”

武灵对这个太子哥哥很失望,还没登基就如此暴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暴君。

项鹰为了兄弟们自尽,算是大义之人。

挂他尸体羞辱,除了让人看清这个朝廷的本质,还有何意义?

出了御书房,武灵埋怨道:“你刚才为何不直说,拐弯抹角让我大哥选,万一他要杀那三千人呢。”

“你个笨丫头,没看出来你大绿轴哥对我是什么态度吗?”李显叹道。

“你是他老师,帮他保住皇位的第一功臣。”武灵争辩道。

第八百七十二章 872

李显笑了笑,说道:“你还是太单纯了,亏你跟了我这么久。”

“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说嘛。”武灵追问道。

李显停下来,看着她问:“你接下来的日子,需要思考的是,若你哥想对我下手,你该怎么站队,该帮谁。”

武灵愣在原地,一股凉飕飕的寒意,涌上心头。

“这这怎么可能,他的皇位几乎就是靠你夺回来的啊。”

“以后这种话不要再说,飞鸟尽,良弓藏,是所有古代所有君王ʟʟʟ的首选。”李显很严肃地提醒道。

“这”

武灵觉得胸闷头晕,直接蹲在地上,没法站起来。

她想到近日随着武烈皇位越来越稳,他对李显的态度,确实越来越疏远。

一边是堂兄,一边是自己喜欢的男人,这该怎么选?

她不能杀武烈,但李显若死,她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难道这皇宫之内,就不能安安静静地治理国家,造福百姓吗?

武帝开朝二十年了,朝堂永远都在内 斗,怎么就无法稳定下来呢。

武灵不顾宫里人来人往,抓着李显的手,问道:“若到了那一天,你该怎么办?”

“希望你哥哥能放我离开,云游四方,这样大家相安无事。”李显说道。

“那我就跟你走,他要是敢对付你,甚至害你,那我就带兵护送你走。”武灵坚决地说。

李显摸着她的秀发,说道:“我是相信你的,就怕你到时候为难。”

他送这三千名死士去崖州岛,包括在京都城内安排百济一千名前茅营将士,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

武烈若履行诺言,立卫宓的孩子为太子,不谋害他的亲骨肉,那李显可以不当官。

有金钱,有良田,带着小丫鬟,娶了小灵儿,回江陵开个书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将来孩子长大登基了,卫宓必然还是会召他回宫辅佐的。

一旦武烈想要动手,那等待大武王朝的,将是毁灭性打击。

届时武灵肯定左右为难,十分痛苦,但也没有办法了。

就在此时,徐福一路小跑追上来,喊道:“李少傅,请留步。”

武灵连忙松开李显的手。

虽然徐福都看到了,但他绝不会在这种事上嚼舌根。

“徐总管,有什么事吗?”

徐福连忙问道:“李少傅,皇上这几日一直呢喃着,想让你在他生前把墓志铭吟诵出来,不知您写好了没有。”

“已经写好了,这就去吧。”李显说道。

徐福连忙拦住他,说道:“还是先经过太子同意为好。”

李显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连忙抱拳说道:“谢徐总管提醒,我这就去问。”

徐福朝他抱拳鞠躬,说道:“有劳李少傅了,这应该是皇上的遗愿,老奴先跪谢。”

说完,徐福真的朝李显磕了三个响头。

李显连忙将他扶起来,说道:“徐总管折煞我也,不至于此啊,本就是我应该做的。”

大内总管看到任何皇子和大臣,都不用跪拜的,因为他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志。

“留个皇上的时间,怕是不多了。”徐福哽咽道。

李显看着他的背影,感叹道:“这徐总管怕是皇宫内第一聪明人,看破不说破。”

第八百七十三章 873

“你是说他都看出太子哥哥的想法了?”武灵震惊地问。

刚才徐福这一跪,把她都吓到了。

徐总管与武帝年纪相仿,从身份和辈分来说,都不应该跪李显一个小孩子的。

她还无法 理解这种情感。

但李显知道,武帝可能真的快要不行了,徐福是想满足他生前一个愿望。

哪怕是帝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只有一个老太监尽忠。

“不然为何要让我专门去问?”李显说道。

按理说,武帝现在还是皇帝,他的召见是圣旨,可以直接去的。

但徐福知道现实不是这么回事,所以才特意提醒李显先去问,免得害了他。

李显和武灵又回到御书房,武烈正在那烦躁地批阅着各种奏折。

他当太子时,不知道报废了多少老师,最讨厌的就是拿笔阅文章,现在当了皇帝,没想到还有这种麻烦事。

见两人进来,便问:“你们怎么又回来了,什么事?”

“禀殿下,刚才出门碰到徐总管,他说圣上想要亲耳听到臣为他写的墓志铭。”

武烈颇为不悦地放下毛笔,说道:“这个老太监真是多事,我父皇还没驾崩,就听墓志铭,多不吉利啊。”

“墓志铭是对皇上一生的总结,想生前听到倒也可以理解,他老人家纵横疆场数十载,想必对生死已经看得很淡了吧。”李显说道。

武烈想了想,指着旁边一堆奏折,说道:“这些奏折也都想探望父皇,但这些日子忙着京都城的事儿,我都押着没搭理,明天上朝时间,我会召集文武百官在昭仪殿前作个告别,你回去准备好,亲自为父皇吟诵。”

武灵却有点不乐意,说道:“哥,这到昭仪殿也没多远啊,我们直接去不就行了,我也想探望皇叔呢。”

“他现在屎尿不禁,又说不了话,宫女太监御医都伺候不过来,你们去干什么呢。”

“哥,我作为亲人”

“够了,灵儿,我都烦死了,你快去把京都城整顿一番,三日后开城门。”武烈说道。

李显只好碰了碰武灵,让她不要再犟了。

过去武烈要依仗武灵的羽林军,保护他的小命,在必要时武力夺位。

现在皇位稳了,可就没那么在乎她这小妹了。

就在此时,正午门的羽林士卒匆忙来报。

“禀殿下,西正门屯骑营来报,北凉王带着十万骑兵正在门外,是否放行?”

“骑兵驻扎城外五公里,宣北凉王进殿。”武烈说道。

“是!”

接着又一名羽林守门士卒赶来报道:“禀殿下,东北门骁骑营来报,百济和镇北联军二十万,已经达到城外,可否放行。”

“百济军的统帅是谁?”武烈问。

“百济卫王亲自统帅。”

武烈有点震惊,这老丈人够意思,这么大老远亲自带兵过来。

“宣卫王和陈元进宫,联军十里外驻扎。”

“是!”

武烈看着武灵,说道:“你看看,这么多人都要探望父皇,还让不让他老人家休息了?”

李显说道:“殿下所言甚是,明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臣为圣上吟诵墓志铭。”

第八百七十四章 874

李显和武灵刚准备离开,武烈却看着李显问:“除了第一道废后的密旨,我父皇可给过你其他密旨?”

李显想了想,说道:“并无,只是口头叮嘱,秦昭仪照顾他晚年三年,应立她为太后。”

“秦昭仪立后的事儿,倒是没有问题,皇后被废,昭仪为尊,她也没有外戚乱政,朝廷总得有个太后。”

武烈关心的是密旨问题,他似乎有点不相信李显。

但君臣之间无戏言,李显都说没有了,继续追问也毫无意义,便只好说道:“武帝剑你暂时保管,等我登基后,估计也用不上了,这剑随我父皇征战数十载,理应随葬。”

“臣明白。”

“好,你们回去歇息吧,这几日守城也累了。”

离开御书房后,武灵一路上神情凝重,没有叽叽喳喳找李显开玩笑。

本来京都城解困了,她是非常开心的,又可以过上和平日子。

但武烈的态度,在心里蒙上一层阴影。

就算她不喜欢揣摩人心,也听得出来,太子哥哥对李显十分防备,又是问密旨,又是收武帝剑。

不就是怕他的皇权,将来被臣子制约吗?

“你说他还会信守诺言,升你为太子太傅吗?”

李显淡然一笑,说道:“无所谓,我们去太子府探望下太子妃。”

他只能庆幸穿越前,从小被奶奶逼着熟读史书,早就看透了帝王之心。

武烈这个人放在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是一个劣质帝王,所以李显早就在暗中做准备。

包括那火药之术,也只字未提。

所以此刻的他,十分淡定。

但在灵儿的眼里,李显这份宠辱不惊,更加打动她的芳心,对李显的爱意又愈加浓烈了。

“你若回归布衣,我也愿追随。”灵儿深情地说

太子府,太子妃寝宫。

秦宁素和卫宓的婆媳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今日京都城危机解除,孩子状况也不错,两人心情大悦,正联手为李显的诗词谱曲。

秦宁素擅长编钟和长箫,而卫宓则擅长古筝和琵琶,可以说是琴瑟和鸣。

音律是古代大家闺秀必备技能。

卫宓抱着孩子哄道:“庶祖母吹的箫好不好听啊,小宝贝,很快你就是这太子府的主人咯。”

武烈登基后,就得同时立储君,那么她和李显的孩子,以后就是当朝太子。

秦宁素笑道:“还是别叫什么庶祖母了,我们年纪相仿,没人的时候,直接让她叫我小姑奶奶。”

卫宓噗嗤笑道:“小姑奶奶就好听啦,等你登上太后之位,就得叫你嫡祖母了。”

“我倒是不太想认太子,毕竟他比我年纪还大,要是能给皇上生个儿子,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秦宁素说道。

卫宓微微一愣,问道:“皇上最近碰过你吗?”

秦宁素假装害羞地说:“他服用五石散后,极其兴奋,身体也出人意料,确实碰过几次。”

“是吗,那说不定真有戏呢,以后太医来了,也让他给你号号脉。”卫宓兴奋地说。

秦宁素若是有个孩子,以后不至于太孤独了,二十来岁就守寡,卫宓很是同情。

她好歹有李显,就算不能日日朝夕相处,也总能见上一面。

第八百七十五章 875

就在此时,侍女冬儿站在门口兴奋地喊道:“太子妃,李少傅和郡主来了。”

卫宓抱着孩子正准备喂点奶,听到李少傅三个字,顿时眸子一亮,面若桃花,连忙转身看着窗外,看着款款走来的李显和武灵。

她拉下衣服,说道:“宝贝,待会儿娘再给你喂吃的。”

小宝宝瞪着清澈的大眼睛,看着亲娘,很是不解地嗷一声,差点急哭。

卫宓整理好衣带,抱着孩子和秦宁素出去迎接两人。

“哟,两位京都城的大英雄回来了,宝贝,见过老师和小姑。”

武灵身心疲惫,看着可爱漂亮的小婴儿,顿时心情就被治愈了,连忙问道:“宓姐姐,我可以抱抱吗?”

“你得去洗干净手,周夫人说要用活水洗手,孩子才不容易生病。”

“好的,我这就去。”

“李少傅也去洗手吧,以后你就是我们小太子的老师了,可以从婴儿起开始熟络。”卫宓笑道。

她知道李显想要抱亲儿子,便找了这么个借口。

关键李显是以太监身份示人,又是太子府家臣,不会被人说闲话。

但李显却说道:“小皇子尊贵之躯,微臣还是不抱为好。”

卫宓脸上的笑容有些失落,她想着一切都顺利,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的。

但她对李显十分了解,知道肯定是有不可明说的原因,便笑道:“那长大点再抱,你们男人手劲儿确实太大了,这小身子骨还没长好呢。”

秦昭仪在边上默默看着李显,她心中唯一的男人。

心里想着,搞不好我就能为你生个亲儿子呢,就不用羡慕别人了。

虽然卫宓怀中的孩子是未来的太子,未来的帝王,但她的孩子也是皇子啊, 能健康长大,快快乐乐当个王爷就挺好。

武灵这时洗完手过来,抱着孩子,兴奋不已,还不忘哼着卫宓没编完的小曲儿。

“灵儿,改天姐姐教教你调子,你这调都跑到北凉去了。”卫宓说道。

武灵咯咯笑道:“宓姐姐,我本来就是武者啊,武者跑调是应该的,对不对啊,我的小王子。”

卫宓收起笑容,试探着问:“对了,灵儿,你们这次立了盖世奇功,太子殿下有没有说,要怎么赏赐你们啊。”

武灵撇了撇嘴,说道:“哼,甭提了,我本来就是郡主,赏不赏赐无所谓的。可李显是这次守城的主帅吧,出谋划策,全是他的功劳,太子哥哥只字不提,太傅之位也不知道给不给。”

卫宓听得心里一咯噔,这关系到武烈的态度,可不是小事。

若太子登基后,连李显的太傅之位都打算赖掉,那孩子的储君之位,恐怕更没有希望。

“自古以来,太子登基,少傅便是太傅,你哥贵为君王,不至于耍赖吧。”

武灵叹了口气,说道:“这可不好说,宓姐姐,你有空找我哥聊聊,他听你的。”

“你爹带着援军到了东北门,估计马上就要进宫,和我父王一起探望皇上,到时候你们一起向他施压。”

“我爹好不容易来一趟,今晚我得陪陪他。”卫宓说道。

她也得让爹爹做好心理准备。

第八百七十六章 876

皇宫,昭仪殿门前。

武烈站在门口,迎接即将到来的老丈人百济王卫光伯,以及叔父北凉王。

别人他可以不让探视,但这两位都是长辈,也是武帝的亲人和老友。

更是武烈身后最强大的支持势力,他可不敢怠慢。

武烈转头看着旁边站着的大内总管徐福,问道:“徐福,我父皇的话,你还能听出来吗?”

徐福摇摇头,说道:“皇上现在的口齿越发不清晰,老奴也听不出来了。”

“好,乱说话你就没机会给我父皇陪葬了,人的死法有千百种,陪葬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武烈威胁道。

“老奴明白,绝不会乱说话的。”徐福说道。

他是看着武烈长大的,小时候放在武帝身边,生活起居都是他照顾。

对这个太子没有人比徐福更了解,他自始至终对武烈没有一丝好感。

刚愎自用,愚蠢冷酷,暴烈无脑。

徐福幼年时家境优渥,他识字不少,也算是个读书人,若不是后来碰到中原大乱战,家道中落,他的理想本是当宰相。

他阅读过所有帝王史料,武烈几乎占全了历史上所有暴君的性格缺陷。

所以武帝想要废储时,曾经问过他的意思,徐福当时的表现是,沉默不语。

因为他在那时就看出来,武朝的未来是无解的。

武烈武弼两个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几乎是一个尿性。

这两兄弟同时继承了父母的缺陷,却把优点全扔在娘胎里了。

武帝虽然年轻时也暴烈,但他头脑清晰,勇猛无敌,能让众人信服。

后来冒出个盖世奇才李显,让武烈咸鱼翻身,是徐福所料未及的。

“我父皇很信任你,你的身子骨也还好,若是愿意在我身边伺候,我还是会让你继续当大内总管的。”武烈说道。

“谢殿下好意,老奴已经年逾六十,无亲无故,倍感孤独,觉得人生到此终止,亦非坏事。”徐福回道。

武烈不由得高看了他一眼,面对死亡,徐福居然如此之平静,天下恐怕没有几个人做得到。

“也罢,随你吧。”

“谢殿下成全。”

就在此时,北凉王和百济王的马车同时赶到了。

只有王侯级及以上的爵位,才可以在宫里坐马车。

两人下了马车还不忘互相寒暄一番。

“北凉王,好久不见啊。”

“是啊,我在北凉,兄在百济,隔着数千里地呢。”

“若不是为了带兵勤王,还不知什么年月能见到呢,我们都老了,没想到皇上却先”

百济王说到这里,硬生生挤出几滴老泪。

北凉王也不甘示弱,用力地揉了几下眼睛,直到揉得酸痛红肿,才松开手说道:“是啊,老哥,我们剩下的日子也不多咯。”

武烈连忙走过来,说道:“拜见岳父大人,拜见叔父。”

“拜见太子殿下。”

三人一通互拜后,才匆忙进了昭仪殿。

武帝这些日子闷在床上,不是屎尿,便是喂药喂粥,已经好久没见到人来探望了。

看到两位兄弟兼老友出现在眼前,不由得老泪纵横。

“百济卫光伯拜见皇上。”

“北凉武三安拜见皇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有小说均由根据搜索引擎转码而来,只为让更多读者欣赏,本站不保存小说内容及数据,仅作宣传展示。